天佑四年,二月初四,拂晓,汴梁城。
晨曦未能驱散笼罩在帝都上空的阴霾,反而映照出城墙之上林立的新旗与刀枪的寒光。一夜之间,这座大宋的心脏,已然易主。太上皇赵佶在勋贵私兵与部分倒戈禁军的“簇拥”下,重临紫宸殿,颁布的第一道“敕令”,便是封锁九门!
沉重的包铁城门被轰然关闭,粗大的门闩落下,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通往城外的各座水门,也被巨大的铁栅和沉船堵塞,漕运彻底中断。城头之上,值守的已非往日的大内禁军,而是换上了各家勋贵府邸的私兵部曲,他们手持精良的燧发火铳,眼神警惕而倨傲,警惕地打量着城内城外任何可疑的动静。汴梁,这座百万人口的雄城,顷刻间化作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消息传递的渠道被硬生生掐断,尤其是通往开德府、河北等秦王势力范围的方向,更是被重点布防,飞鸟难渡。
皇城之内,厮杀仍未止歇。
尽管太上皇已“复位”,但忠于皇帝赵桓的力量并未完全瓦解。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岳雷,率领着最后一批死忠的禁军将士,死守着皇帝寝宫与东宫两处要地,凭借宫墙殿宇,与不断涌来的叛军进行着惨烈的巷战。叛军虽人数占优,且装备精良,但岳雷所部皆是百战精锐,据险而守,一时之间,叛军也难以攻克。
“放铳!”
“顶住!绝不能让这些乱臣贼子惊扰圣驾!”
喊杀声、火铳轰鸣声、刀剑碰撞声、垂死者的哀嚎声,在昔日庄严肃穆的宫苑中回荡,白玉石阶被鲜血染红,雕梁画栋上布满了弹孔与刀痕。
岳雷身先士卒,甲胄上沾满血污,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接连挑翻数名企图冲上台阶的叛军。他目光扫过周围越聚越多的敌人,心知此地不可久守,必须将宫变的真相送出去!
“岳林!” 他格开一支冷箭,对身旁一名与自己面容有几分相似、同样浴血奋战的年轻裨将吼道。
“大哥!” 岳林奋力的劈杀一名敌人,靠了过来。
岳雷从怀中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被鲜血浸透大半的绢布血书,飞快塞进岳林的内甲之中,压低声音,语速极快:“汴梁已陷,太上复辟,陛下危殆! 你我兄弟,今日恐难共生!你武艺最高,马术最精!我率弟兄们在此死战,吸引贼兵!你立刻从东华门秘道突围!无论如何,必须冲出汴梁! 将此血书,送往吐蕃都护府,面交父帅(岳飞)!请他……速发勤王之师!!快走!!”
岳林眼眶瞬间红了,嘶声道:“大哥!我不走!要死一起死!”
“糊涂!” 岳雷厉声喝骂,一掌推开他,“社稷存亡,系于此书!岂能效匹夫之勇?!走!” 说罢,不再看他,大吼一声,率着残部向叛军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为岳林创造时机。
岳林看着兄长决绝的背影,钢牙几乎咬碎,泪水混合着血水滚落。他不再犹豫,猛地一跺脚,转身如猎豹般蹿入一旁的偏殿,身影迅速消失在复杂的宫殿廊庑之间。
与此同时,汴梁城内,原秦王府(现为陈紫玉居所)。
府门紧闭,府墙之上,数十名秦王府亲卫手持火铳、强弩,严密戒备。府内,陈紫玉面色凝重,秀眉紧蹙。她早已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了宫变的大致消息和岳雷死守寝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