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令!”
“秦王旗指东南!” 芦苇丛中,闪出一条精悍的汉子,正是此处的漕帮小头目。他见到李铁牛,抱拳低声道:“李二哥!信鸽早已收到,船已备好,快请!”
“有劳兄弟!开船,顺流而下,直放淞沪口!” 李铁牛毫不耽搁,率先跃上其中一艘小艇。其余三人紧随而上。
那漕帮汉子解缆操桨,小艇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浑浊的钱塘江中,借助江水退潮的势头,飞快地向东驶去,很快便融入了茫茫夜色与浩瀚江面。
几乎就在小艇消失的同时,杭州各城门已被康王府侍卫持令封锁,全城搜索展开。然而,他们注定只能扑个空。
翌日,正月二十二,傍晚,开德府,秦王府书房。
陈太初刚刚批阅完一批关于河北西路清查田亩的奏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渐次亮起的灯笼,心中思绪纷繁。北地新政阻力重重,东南海疆暗流汹涌,朝中旧党虎视眈眈,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扑翅声。一名亲卫轻手轻脚地走进,手中捧着三只羽毛略显凌乱、但眼神依旧锐利的信鸽。
“王爷,杭州、金陵方向,急报!三鸽齐至!”
陈太初神色一凛,立刻接过信鸽,从它们腿上的小铜管内取出三卷薄如蝉翼的密信。他走到灯下,展开细看。
第一封,来自李铁牛,字迹略显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所书:
“王爷钧鉴: 铁牛奉命暗查杭州,已悉。康王府与秦桧勾结甚深,涉及海外走私、军械暗输。偶得核心海图一册,已验明,图示倭国、琉球、吕宋间之隐秘航道及海盗‘海阎王’ 巢穴疑似方位,并有秦桧私钤为记。图关重大,恐涉里通外岛、窥伺东南之逆谋。事发,康王府已惊,全城索拿。铁牛已按预案撤至淞沪,图之拓本在手,原图已‘归赵’,料敌已乱。详情容后细禀。铁牛顿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封,来自陈安,笔迹沉稳:
“主公台鉴: 金陵事,秦府管家秦河已开口。秦桧确与海外枭雄(疑为朴氏余孽)勾结,资以军械、硝石、乃至科学院外围图纸,换其海上通道安全及巨利。据供,宫内有隐秘渠道,常年向秦桧提供朝廷动态及部分非核心技术誊录。秦河已秘押回开德途中。漕帮、淞沪陈孝敬部已按令监控长江口及秦府。安谨禀。”
第三封,则是淞沪陈孝敬的飞鸽传书:
“王爷钧鉴: 今日午时,李铁牛兄弟四人已安全抵沪,无恙。彼等乘漕帮快艇自钱塘江脱出。杭州方向,康王府封锁各门,盘查甚严,然我已安排其改乘商船,由运河转道北上,不日可抵开德。孝敬谨上。”
三封信,如同三块沉重的巨石,接连砸在陈太初心头。虽然他早已对秦桧、乃至某些宗室的野心有所预料,但证据如此确凿、牵连如此之深、图谋如此之巨,仍让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