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平抑粮价

天佑三年,六月初,大名府城外。

绝望的阴霾似乎凝固了时间,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沉重的焦灼。然而,就在这片死寂的边缘,几处新贴出的告示前,却罕见地聚集起了骚动的人流。不同于以往官府催税或征夫的冰冷布告,这些告示的纸张更厚实,字迹也更清晰,甚至配有简单的图示。

告示上方,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海外垦殖务工招募”。下面的内容,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来说,不啻为天方夜谭般的诱惑:

“招身体强健、吃苦耐劳之民,往流求、金山等地垦荒、做工。

待遇从优:

* 每日工钱: 壮劳力五十文起,技工另议(远超内地工钱数倍);

* 安家费用: 预支两贯钱安家费,可抵旧债;

* 食宿全包: 船上管饱,抵达后分配屋舍,口粮定量供应;

* 探亲假期: 每三年可享一次探亲假,假期三十天,路费由东家承担一半;

* 医疗保障: 随船配有郎中,地方设有医馆;

* 前景可期: 垦熟之地,可按功分田,永为家业!”

告示旁,设有简单的登记桌案,几个穿着干净利落、不像官府差役的人负责讲解。他们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流民们将信将疑的提问:

“真的管饱饭?”

“真的给现钱?”

“流求在哪?金山远不远?”

“海上会不会有风浪?……”

起初,大多数人只是围观,窃窃私语,脸上写满了怀疑与恐惧。“海外”、“渡海”这些字眼,对于世代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意味着未知的危险与彻底的背井离乡。但“每日五十文”、“预支安家费”、“管饱”这些实实在在的条件,又像钩子一样,挠着他们饥饿的肠胃和绝望的心。

很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一个失去了土地、妻儿病饿而死的孤身汉子,挤到桌前,哑着嗓子问:“俺……俺就一个人,啥都没有了,能去不?”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颤抖着按了手印,领到了一张薄薄的、印着特殊标记的“工牌”和一小袋当即发放的干粮。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混着饼渣往下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瞬间点燃了人群的骚动。

“俺也报名!”

“带上俺一家子行不?”

“俺会木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