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初点点头,不再多言,推着父亲的轮椅,在家将护卫与府衙官差的簇拥下,穿过自动分开、躬身行礼的人群,向着那座熟悉的、久违的秦王府邸行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辘辘声,身后是无数道敬畏、好奇、热切的目光。
同日,汴梁皇城,福宁殿。
虽已是初夏,殿内却依旧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赵桓半倚在榻上,面色较前些时日稍见缓和,但依旧苍白虚弱。一名内侍宦官正低声禀报着开德府码头传来的详细消息。
当听到“陈字王旗高悬”、“百姓万人空巷”、“秦王亲推轮椅,孝行感人”、“知府率众恭迎,场面井然”等语时,赵桓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释然,有嫉妒,有隐忧,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意味不明的叹息。
他沉默良久,对侍立在侧的贴身大太监低声道:“秦王… … 舟车劳顿,想必需得歇息一两日,以慰孝心。只是… … 再过四五日,便是端午佳节了。朕… … 朕与秦王,兄弟睽违已久,心中甚是… … 想念。”
大太监何等机灵,立刻躬身道:“大家(对皇帝的宫内称呼)兄弟情深,天日可表。奴婢这便拟一道中旨,以陛下私人口吻,诚挚邀请秦王殿下端午佳节入宫赴宴,一叙兄弟之情?”
赵桓微微颔首,却又蹙眉道:“言辞… … 务必温和恳切,莫要像朝堂公文那般冰冷生硬。要像… … 像弟弟想念兄长那般… … 家常一些。这非中枢明发之圣旨,不必过于拘泥礼制规矩。”
“奴婢明白。”大太监心领神会,立刻退到一旁书案,斟酌词句,起草一份充满“亲情”、姿态放得极低的中旨去了。赵桓望着殿外明媚的阳光,眼神恍惚,不知心中在盘算着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枢密院。
岳飞接到来自开德府的线报后,霍然起身。他面色沉静,眼中却难掩激动与一丝急切。他迅速写了两份手札,一份遣人送交首相何栗告假,另一份送至枢密使张叔夜处备案。随即,他脱下官袍,换上一身便于骑行的常服,对副将简单交代几句,便大步流星走出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