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赵明玉疯了

陈守拙躺在竹榻上,形容枯槁,眼窝深陷,花白的胡须稀疏凌乱,原本富态的身躯如今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宽大的丝绸寝衣空荡荡地罩在身上,更显羸弱。琉球湿热的气候、迥异的饮食,早已耗尽了他本就衰老的身体最后一点元气。续弦的刘氏,一位沉默而坚韧的妇人,正小心翼翼地用温毛巾替他擦拭着手脚,动作轻柔,眼中满是忧虑与心疼。

老仆端来的琉球米粥和鱼脍,他只勉强吃了两口,便厌恶地推开,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浑身颤抖,面色青紫。刘氏连忙替他抚背顺气,端来清水,眼中含泪:“老爷… … 您再勉强用些… … 身子要紧啊…”

陈守拙喘息稍定,浑浊的老眼望着窗外陌生的蕉林,喃喃道:“… … 汴梁… … 开德府的… … 羊肉糊辣汤… … 不知… … 今生还能否… … 再尝一口…”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带着无尽的乡愁与萧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氏背过身,悄悄抹去眼泪,强颜欢笑道:“老爷想吃,妾身这就去想法子… … 总能找到会做的厨子…” 她知道这几乎是奢望,但只要能给老人一丝慰藉,她什么都愿意尝试。许多伺候的事情,她都不假手于人,亲力亲为,唯恐下人不够尽心。

当“世子噩耗”的风声,如同幽灵般飘进这座院落时,刘氏吓得魂飞魄散,厉声呵斥了多嘴的仆役,严令封锁消息,绝不能让老人知道半分!她深知,以陈守拙如今油尽灯枯的状态,任何一点打击,都可能是致命的。

前殿书房。

陈太初强迫自己从巨大的悲痛中抽离,他的时间不属于自己,属于这片基业,属于万千依赖他生存的人。他召来了染墨。

书房内,门窗紧闭,隔绝了内院的悲声。陈太初背对着染墨,望着墙上一幅巨大的《四海寰宇图》,声音沙哑而冰冷,听不出丝毫情绪:“说吧。汴梁… … 如今究竟是何光景?陛下… … 又是何反应?”

染墨躬身,声音低沉而清晰,将此次北行的所见所闻,巨细无遗地道来:荆湖白莲教势大、西北军心浮动、东北防务空虚、朝廷国库枯竭、百官推诿扯皮、以及紫宸殿上赵桓那色厉内荏、恐惧与哀求交织的复杂神情… …

“… … 如今汴梁城内,暗流汹涌。关于世子之事,多方势力均在暗中探查。种家已动用西北‘听风营’的力量,深入调查火灾真相;岳飞虽未明言,但其旧部亦在活动;皇帝陛下似乎… … 亦有疑虑,皇城司内部对此事调查亦有分歧;甚至… … 漕帮残余势力,似乎也在借此机会,探查当日西城大火内情。各方… … 皆在观望,等待… … 最终的答案。”

陈太初静静地听着,身形如礁石般纹丝不动,唯有负在身后的双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愈发苍白。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脸上已看不出丝毫泪痕,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与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眼底深处,那滔天的悲恸与怒火,已被强行冰封,转化为一种更加决绝、更加沉重的力量。

“染墨。”

“属下在。”

“你… … 亲自去一趟内院,告诉柳氏和韩氏,用好一切药材,不惜一切代价,务必… … 保住王妃。”他的声音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颤抖,但迅速恢复,“再去库房,取那支三百年的老参,送去老太爷那里,告诉刘夫人,需要什么,直接去取,不必回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