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陈太初缓缓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字,目光锐利如刀,直视赵构,“殿下,此言一出,可再无回头之路了。你当真想清楚了?要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赵构心脏狂跳,血液几乎要涌上头顶,他强行压下激动,用力点头,声音因渴望而微微发颤:“若能挽社稷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构…虽死不辞!”冠冕堂皇之下,是对权力巅峰赤裸裸的渴望。
陈太初微微颔首,语气却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好。但我须提前言明:若此事由我插手,‘清君侧’之后,大宋绝不会再回到过去那种君权独揽、乾坤独断的老路。你必须,也只能,接受‘君主立宪’!皇帝的权力,将被明文限定在宪法框架之内!军权、高级官员任免权你可握牢,但具体国政,需由议会监督,依宪法而行。你,将成为一个‘立宪君主’,而非‘专制帝王’。这一点,绝无商量余地。殿下,可能接受?”
这才是最核心的交易!陈太初可以出力,但代价是赵构必须让渡出绝大部分的专制皇权,接受一个被关进宪法笼子里的君主位置。
赵构闻言,非但没有失望,眼中反而爆发出更加炽热的光芒!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答道:“接受!小弟完全接受!若非听了元晦兄昨日一番教诲,深知立宪之后,君权实则更稳、更实、更少烦忧,小弟或许还下不了如此决心!如今想来,那种看似无边实则虚妄、整日被群臣蒙蔽、被琐事纠缠、做好了无功劳、做坏了背骂名的皇帝,做着有何意味?不如做一个手握实权、受宪法保障、超然于琐碎政务之上、受万民真心敬仰的立宪之君!”
他的回答流畅而急切,显然这番话早已在他心中盘旋了无数遍,甚至可能正是陈太初昨日那番剖析,最终促使他下定了决心。对他而言,用一个虚无缥缈、风险巨大的“绝对皇权”,去换取一个实实在在、稳固安全的“核心权力”,这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交易。
陈太初仔细审视着赵构的表情,确认其中虽有野心与算计,但对“立宪”本身的认同,却不像作伪。他或许不完全理解立宪的真谛,但他精准地看到了这对自身统治的益处。
良久,陈太初缓缓吐出一口气,仿佛做出了某个重大的决定。
“好。”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在这间临海的议事厅内回荡,仿佛惊雷无声。
“既然殿下有此决心,愿行此艰难之事,为天下开一新局…”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