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我知道你们,童和陈,你们的论文在高能物理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陈的论文,让我的很多老朋友都行动起来了。”莫洛托夫对着两人眨眨眼,随后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还有不少人跟我抱怨说,陈的研究让他们的工作变得很难做。”

虽然语气是开玩笑的语气,但不得不说,莫洛托夫所说的事情倒是个事实,陈颂的论文虽然是预测,但是推理和计算过程非常严密,很多知名的学者都非常认可,这确实让一些做同类研究的学者有些难以为继。

毕竟愿意提供科研经费的机构或者公司也不是傻子,他们或许没有那么专业,但是当同类的研究已经有了成果之后,再做同样的研究显然除了浪费钱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意义,谁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同样也认同陈颂的论文,虽然给他们提供经费的人没有说要撤资,毕竟有些时候他们为科学家提供经费并不仅仅是为了成果,还可能是为了和对方大好关系,偶尔扔点钱作为维持关系的成本这些金主觉得还能接受,但学者们自己却觉得没有必要继续研究下去了。

然而虽然知道这种学术上的竞争在所难免,可是谁都不是圣人,自己多年的研究完全失去了任何价值,是个人都会觉得难以接受,私底下抱怨一番,也在正常反应范围内。

甚至可以说着已经是心胸宽大的类型了,换一个心胸狭窄一些的,从此就能恨上陈颂,学术圈内的这种恩怨其实也不少见。

对于这样的玩笑,陈颂也笑着用开玩笑的语气回答,“那我就多谢教授和您的朋友的夸奖了。”

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谦虚,他要是自谦一下,岂不是连带得也贬低了那些输给他的学者的水平。

很多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这样的,当人们输给一个人的时候,自然希望把对方捧得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自己输给对方一点都不奇怪,并不是自己水平不行,完全是对方的水平太高了。

唐院士打断了他们,说道:“今天是端午节,别说这些话题了。伊凡诺维奇,你一定要尝尝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的传统美食——粽子。一淮和陈颂也带了一些过来,都是什么口味的?自己包的吗?”

陈颂点头说道:“咸的甜的各种口味都有,是朋友自己包的,我们去取酒的时候,他顺便送了我们一些,老师您喜欢什么口味的?莫洛托夫教授呢?喜欢甜的还是咸的?”

唐院士:“我是北方人,吃不惯咸粽子,有没有蜜枣的?”

田爱国的员工给不同口味的粽子都做了不起眼的小标记,陈颂很快找出了蜜枣粽子,解了一个给唐院士。

莫洛托夫则好奇地说道:“我都想尝尝,咸的甜的可以都试试吗?”

陈颂有些苦恼地说道:“可以各种口味的有挺多,而且粽子是糯米做的,吃太多不好消化。不如这样吧,您吃一个甜的一个咸的可以吗?”

莫洛托夫最后选择了和唐院士一样的蜜枣粽,还有一个咸的鲜肉粽子。

唐院士吃完一个蜜枣粽子,喝了口水,说道:“这个糯米不错,很香很糯。我也有很久没有吃粽子了,他们总担心我不能吃,其实偶尔吃一点能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