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智院长看了他一眼,认出来了,并且马上想清楚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这位汤院士的得意门生,在陈颂获得创新突破奖的那一届数学家大会里,是这个奖项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并且很遗憾的是,那一届他输给陈颂之后,之后的几届数学界大会,也一直有强劲的对手出现,这个创新突破奖始终和他无缘。

而汤院士的那个学生,原本想要靠着拿这个奖更进一步,最后自然也没有运作成功。

对此智院长在心里哼了一声,对这种自己没实力还怪别人太强的失败者十分不屑。

甚至于对汤院士,智院长心里也没什么敬意。

虽然汤院士算是数学学科对老资历的院士之一了,这个老资历并不是说他成为院士的时间最长,而是他年纪最大。

然而要知道,即便是院士,其实也并不全都是凭着真才实学选上的,按照院士评选的规则,多少有些人情世故在里面,当然如果是像陈颂这种实力逆天的,也可以不那么讲究人情世故。

而汤院士就属于那种实力不够人情来凑的,他有一个好老师,在故去之前帮他安排了很久,这才有汤院士成为科学院院士的事情。

而汤院士的水平虽然有点水,但到底也还是有些水准的,再加上他老师的余荫,大家平时多少还是愿意给他点面子,但也就是这点面子了,所以汤院士运作他得意门生的事情才会那么难。

院士们还是有原则的学者,如果是差不太多的情况,抬抬手也就放过去了,但要是差距太大,那他们也做不到闭上眼睛装瞎子。

此时听到汤院士阴阳怪气的话,智院长往椅背上一靠,端着茶杯一脸平淡地说道:“这和陈颂在网络上人气高不高有什么关系?在这件事情上网友说的不是很有道理吗?如果连菲奖得主都不能当选院士,那我们的院士到底得是什么水平才能当选?”

汤院士脸色一僵,他成为院士之后听多了溜须拍马,即便是同为院士的人,平时对他也是客客气气,像是被这么当面顶得下不来台还是很少的,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然而智院长到底是京华大学数院的院长,论能力论人脉都在他之上,他虽然有老师的荫庇,可这已经是过去式了。

但是要他就这么吃个亏,汤院士心里也不愿意,于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陈教授是智院长你的学生嘛,你这么说我们也是能理解的。咱们评议的时候,要求回避也是有道理的。”

智院长翻了个白眼,同样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回避可没要求师生关系也要回避,我和陈颂可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科学院院士评选的回避制度,是评议环节的回避,投票环节则不需要,并且这个回避只要求亲属包括姻亲回避,师生关系则不要求。

智院长差点没忍住讥讽唐院士当初评选院士的时候,他的老师可没有回避,现在也好意思拿这个说话,不过处于对老前辈的尊重,他还是忍住了。

有其他对两方都没有什么特别想法的中立院士劝架说道:“汤院士对于网络舆论不满意也是正常的,毕竟咱们评选院士不可能由网友左右。但是智院士说的也对,陈教授毕竟是菲奖得主,咱们学科这次要增选两位院士,假如说陈教授落选了,那两位选上的院士必定会被拿出来跟陈教授比较,你们觉得哪两位候选人,能够稳压陈教授一头呢?”

此言一出,就算是汤院士也闭嘴了,这话还真没人敢说。

目前国内顶尖的数学家,和国际一流数学家的水平都还有些差距,也只有陈颂一人真正得到了那一拨最天才的数学家的认可,谁敢说国内有哪个数学家能够稳压陈颂一头呢?

哪怕陈颂现在还非常年轻,但这才可怕呢,他能够统治夏国数学界半个多世纪,除非未来出现了一个比陈颂更天才的,像是黎曼之类的存在。

可是真的能有这样的人出现吗?在座的数学家们谁都不敢说这话。

实事求是得说,虽然不能放在嘴上提起,夏国的数学界是存在派系这种东西的,也就是人们私底下说的学阀,但是像是陈颂这种在夏国几乎是现象级的数学家,派系对他来说根本没有意义,他本人就是一个象征,他自己就可以代表着一个派系。

更重要的是,学术圈毕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一个派系想要长久的存在,也需要有足够实力传人,否则学阀也会有消亡被取代的一天。

就像是汤院士的老师,当年在夏国数学界也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奈何学生都不争取,就算是最出息的汤院士也是勉强运作成科学院院士的,这些年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成就。

至于汤院士的学生,那就更是提都别在院士们面前提起了,谁知道他是哪根葱啊,拿出来也只能是献丑。

在座的院士们,谁都不可能活得过陈颂,他们自己可能不怕,可是他们的学生呢?

以前没有人提名陈颂也就算了,现在既然陈颂已经成为候选人之一,以他的成就和地位,如果他落选,他们这些投反对票的人就得罪他了。

别说陈颂现在不在这里,投票还是不记名投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要发生了,就没有可能完全隐瞒过去,更何况智院长在这里呢,等到投票的时候陈颂的另外一个老师唐院士也会在,真能瞒得过去吗?

见大家都不说话了,提名陈颂的院士之一喝了一口茶,说道:“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场外因素,只单单说实力,你们觉得陈教授没有当选院士的资格吗?我先说,反正我觉得我自己比不过陈教授,既然我都是院士了,他没有理由不能是。唯一要说有顾虑的,可能就是大家觉得他太年轻,但我记得院士只有年龄上限要求没有下限吧?”

另外一个中立的院士说道:“我觉得陈教授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他和其他候选人的差距太大了,甚至于和我们这些人的差距也很大。我甚至觉得,我没资格在这里评论陈教授,和陈教授比起来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多吃了几年饭而已,就连这多吃的几年饭我都觉得我白吃了。”

大多数院士也是持同样的看法,甚至还有一个院士开玩笑说道:“你们看我们这像不像是一群菜鸡在评论一位大佬有没有资格加入菜鸡的队伍之中啊?”

听到这话,其他比较豁达的院士也都笑起来,别说这比方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和菲奖大佬比起来,他们都是一群菜鸡啊。

其实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对于陈颂能够入选是没什么疑问的,而类似汤院士这样的人,即便心有不甘,对此也没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