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劝降

公明,你说谎的本事远不如你治军啊!

且不说那陈宫有没有和刘琦提过你,就算没有,哪有家将抢先于主人答话的,你这回答连我都圆不了……

尤其还是在刘琦这等智谋之辈面前。

“大都督,公明乃是朝廷之将,并非我杨氏之人。”

杨修敛颜拱手而禀。

徐晃大惊失色,右手将腰间之剑拔出近半,又气又怒道:“杨郎中,你真欲背叛朝廷耶?”

哗啦啦!???c0

看到徐晃举动,荆州士卒纷纷举起手中的连弩,对准他和百余名曹军骑士。

“公明不可冲动!我……”

“杨郎中,你何需为公明将军解释,我得多谢公明将军,若非他擅自插言,我就险些被郎中你这七分真三分假的归乡之言骗过去了。”

刘琦打断杨修之话,带着几分好笑盯着徐晃道:“琦虽未见过将军,却知将军自建安二年叛离杨奉,降于曹孟德之后就未投过他人,将军何时成了杨氏家将?”

听闻刘琦此话,心知自己方才冒失的徐晃,带着歉意望了望杨修,回剑入鞘瞪着刘琦道:“晃并非叛离杨奉,晃劝他归降朝廷,可他先应后叛,背信弃义欲做弑君之事,晃怎能随他为之?”

“原来如此,徐将军高义,可当今司空曹孟德违背上意,挟天子以令诸侯多行不义之举,徐将军可否告知于琦,他派你等入函谷关所为何事?”

刘琦点头笑问,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

老曹的那手迎天子之举,不可谓不高明。

汉室大义犹存,因为天子在许,投于许都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

哪怕有些人明明是想投奔曹操飞黄腾达,他们背后也多了一道让自己站在大义之上、颠簸不破的理由,谓之曰:

奉天子以从民望!

“大都督,公明也是担心大都督与曹司空之怨,故所以不敢明言自己身份。

我等前来司隶,本为传旨于河南尹钟繇钟元常归降朝廷,奈何钟元常已被陈公台劝服不愿接旨,我和公明见时日充足,便想借机回弘农和河东探望族人再回许都复命。”

杨修再度出言,神色淡定如常。

刘琦的‘七分真三分假’倒是提醒了他。

眼下入函谷关之机已然断送,他只希望能用半真半假之言,打断刘琦往更西边儿探查的想法,再另他机。

“杨郎中竟敢借宣旨之机另作私用,还能劝服随行将军,庶好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