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人团聚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2088 字 1天前

又是一次硬碰硬的对撞。李长林只觉得手臂发麻,长枪差点脱手。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必败无疑。

"看招!"李长林突然变招,长枪如毒蛇吐信,直刺多尔衮坐骑的眼睛。

多尔衮大惊,连忙勒马躲避。李长林抓住机会,一枪刺向多尔衮肋部。

"噗!"

长枪刺入铠甲,鲜血迸溅。多尔衮闷哼一声,反手一戟劈向李长林。

李长林连忙抽枪格挡,但还是被震得手臂发麻。他趁机拉开距离,大口喘着气。

"好小子,"多尔衮捂着伤口,"有两下子,众将官听令,不打了,快撤!"

终于,在一番苦战之后,李长风、李长林带着赵家母女冲出了总兵府。

总兵府外面还在打,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恐怖的乐章,总兵府外的战场宛如修罗地狱。李长风率着家丁浴血奋战,长枪挥舞间,鲜血飞溅,建奴的攻势虽猛,但他们亦毫不退缩。

就在李长风拼尽全力,带着赵夫人和赵清漪艰难突围时,他的目光扫到不远处的废墟中,有个身影在苦苦挣扎。那人虽身着华丽服饰,却已沾满尘土与血迹,身旁几个护卫拼死抵抗着建奴的攻击,却也渐渐不支。

李长风心中一动,他深知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那护卫身上的服饰标志似曾相识,或许此人身份不凡。一念及此,他大喝一声:“随我救人!”带着几名精锐家丁,如猛虎般扑向那片废墟。

长枪连刺,建奴纷纷倒地,李长风冲到那人身前,定睛一看,竟是位太监。虽满脸血污,但那气质和服饰无不彰显着此人身份特殊。

“阁下是?”李长风一边警惕地盯着四周,一边问道。

那人喘着粗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杂家乃司礼监掌印王德化,山海关监军,今日幸得公子相救,不知如何称呼”

李长风心中一震,司礼监王德化,那可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位高权重。

“见过王公公,我乃辽东李如松长孙李长风,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先突围出去!”李长风说道。

"原来是故人之后,将门虎子!"

王德化点了点头,在李长风等人的保护下,艰难地突出了重围。回到李府后,王德化稍作休整,恢复了些气力。

他看向李长风,眼中满是赞赏:“李公子,今日救命之恩,杂家铭记于心。只要你能护送我平安回北京,此前你们失地之责,我一概不追究。不仅如此,还会为你们请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李长风心中一喜,失地之责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如今有王德化的承诺,无疑是绝处逢生。

“王公公放心,在下定会竭尽全力护送您回京。”李长风抱拳道。

一旁的赵夫人和赵清漪也面露喜色,若能得到王德化的庇佑,赵家也能免去许多麻烦。

而此时,乌兰虽为李长风等人脱险感到高兴,可听到王德化的承诺,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她害怕李长风加官进爵后,会有更多的诱惑,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但此刻,她也只能将这份担忧藏在心底。

在李府,赵夫人见到了李长风母亲,感激涕零。母亲向赵家解释了当天的误会,李长风是为了救赵姑娘才不得已而为之。赵清漪知道自己冤枉了李长风,又想到他不计前嫌拼死来救自己,不觉间,赵清漪看向李长风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情愫。

而乌兰看到李长风浑身是伤地归来,心中的不满早已被心疼所取代。她急忙上前,眼眶泛红:“你怎么这么傻,伤成这样……”

李长风微微一笑:“没事,人救回来了就好。”

整军片刻,李长风精心筹备,带着王德化、赵夫人和赵清漪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躲避着建奴的追击和各种危险。

而随着路途的推进,李长风与赵清漪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气氛渐渐变得微妙。乌兰看在眼里,心中醋意渐浓,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紧紧跟在李长风身边,宣示着自己的存在。

在这充满未知的归途中,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谁也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