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花荣忧思官风腐 花勇紧筹作战需

第 15 章 花荣忧思官风腐 花勇紧筹作战需

花荣听闻慕容彦达竟将朝廷的官职视作货物肆意买卖,还大言不惭、毫无羞耻地谈什么“信誉”,心中对这腐败不堪的朝廷更是多了几分鄙夷。

一州知府在买官卖官之事上都如此肆无忌惮,那处于朝廷中枢的官员呢?

还有那高居庙堂的赵官家呢?

想到此处,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最后,为了心中的宏伟蓝图和远大抱负,花荣不得不对花勇说道:

“那届时小侄的青州团练副使一职,就只能拜托二叔您了。

二叔您可得早做安排,多去与这位‘慕容国舅’沟通交流一二。”

花荣略带无奈地向花勇打趣起来。

“荣哥儿,你就把心妥妥地放进肚子里!

咱们这位慕容国舅啊,早就将青州一众属官的价格标注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那真是童叟无欺!

大家都清楚,只要买家的心意足够到位,哪怕买家是个不折不扣的二傻子,慕容知府也定会想方设法派人把他稳稳当当地送到那个位置上。

所以啊,既然你相中了青州团练副使这个位置,二叔到时给慕容彦达准备好合适的心意就行。”

花荣听到这里,在前期短暂地对买官卖官之事感到惊讶后,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他清楚地记得,后世史学家曾介绍过宋朝买官卖官之事,只是刚刚自己还没把思维从现代社会转到这北宋末年,因而出现了短暂的惊愕。

他记得上学时,历史老师曾详细讲述,在宋朝,官职的确能够买卖,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的职位,都被朝廷拉入了这场经济交易之中。

《水浒》中那些土豪劣绅被称为大官人,的确名副其实。

就拿众人熟知的西门大官人——西门庆来说。

西门庆原本并未在朝廷担任实职,然而他凭借与官府的暗中勾结,以及大肆贿赂官员等手段,获得了朝廷的金吾卫副千户、千户之类的职位。

正因如此,在阳谷县,人们都尊称他为大官人。

也正是这通过不正当途径得来的身份,让他在阳谷县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其实在有宋一朝,特别是每逢战争这种急需巨额钱财的关键时刻,朝廷上下就愈发无所顾忌地大肆操办买官卖官之事,来凑集军费。

公元994年,“高梁河车神”宋太宗赵光义,率先开启了宋朝卖官的恶劣先例。

令人玩味的是,他卖官时还显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所索要的并非金银财宝,而是粮食。

其卖官的价格标准清晰,捐赠1000石粮食便能赐予爵位一级;

拿出2000石粮食,就能获得一个助教的名额;

若奉献3000石粮食,就可以当上本州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