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返京都多风雨

七月,早晚已经有了清凉气息,但白天仍然炎热。苏玄清与师父姜道长叙说了回家之事,又到西坡村与虚清,现在的姜清山相聚把酒言欢。

山阳村一去京城要走近两千里之遥,无阻无难至少半月,路途遥远,变故丛生,天气也变幻不定,就当前条件,得好好准备才行。

苏玄清住在小庄院里,身边除了翠竹就几个看院老人,天高路远,苏府也不能送生活钱粮,只是做个小地主收租度日,生活也是拮据。苏玄清常年穿道袍,不然随身材成长做衣裳会成为很大一笔开支。一件青袍,一件挂褂就是全部。

苏玄清向姜道长辞行,此去一别恐怕难有再见之日,姜道长送了一身道衣,一桃剑,一扶尘,实在没有什么拿出手。苏玄清身无长物,只嘱咐师父能常去书信多言具细。清池洞里祖师的事情没有告诉姜道长,仙凡之别还是少为妙,不然徒增烦恼,更怕传出风声招惹无穷祸端。

常居僻远山野,生活平静无波。姜道长善医,道学精通,但有多少武力还不知道。观内师兄虽也会习武练功,怕没有多少武力,他自己推太极也是悠闲散漫。苏玄清不清楚大虞天下是什么风情,日子贵在清静平安。

一切准备妥当,苏玄清,翠竹,一老马夫,乘一架旧马车,赶一老犍马,朝北而去。

瓦屋青山七八年,一朝鸿鹄去绥安。

了却人间百千事,得来星河亿万年。

银钱不多,为了路上吃食,翠竹烙了不少面饼,苏玄清也腌制了肉干。穿岭越林,一路颠簸,过了阴山郡,天气变得有些冷意。

天上云层从天边慢慢的涌动过来,临近傍晚,天气明显比平时暗得多。

苏玄清看看天色,对马夫说道:“张叔,得快点赶路才好,这雨快要下下来了,我们得寻一落脚之处了。秋季雨寒,我们不能大意。”

“好哩,三少爷。喔——驾!”

老犍马四蹄加快,一路小跑,长长的林间小路弯曲又漫长。翠竹时不时抬头望天,又探头看路,嘴里碎碎念道:“还有多远,怎么还不到头。”

苏玄清则斜靠在车厢包裹上,手握书卷静静品读,见翠竹着急忙慌催样子,笑道:“翠竹姐,事情急不来的,静静等待便是。”

小半时辰,天色即将黑下来,天上也开始由雨点变成缕缕细丝。这时,马夫马鞭指向远处,“少爷,翠竹姑娘,前面有个窝棚,我们可以那里歇脚。”

窝棚有两间,土墙茅草盖顶,还是一个草棚子。建在两叉路口一斜坡上,貌似荒废的茶棚。马夫张安顿车马,苏玄清与翠竹走进茅屋。茅屋很空荡,地面落有几块木条,一些杂草,墙角一座破炉灶,前后两扇窗户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