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正德很是不想来。
这太祖爷也真是精力充沛,天天有早朝就算了,以前还有午朝和晚朝。
幸好历代帝王渐渐废除了午朝和晚朝。
唉,要是早朝也减少些就好了,不过,也可以从他开始渐渐减少嘛!
毕竟,他也是继承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一直在改革上朝的事情。
心里如此想着,正德还是去上了早朝,毕竟汤圆的事还未完全落下。
正德端坐在龙椅上,才刚坐稳喊平身没多久,底下之前上奏的几个御史立马就站出来。
"陛下,臣等再三思量,皇长子载垣已满月,理应由中宫抚养,以正嫡庶之分。"御史刘墉躬身进言。
但正德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沉默了好些时候。
御史刘墉莫名感觉到一阵压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正德突然轻笑一声,修长的手指停下敲击的动作,"刘爱卿,朕记得你家长子也是六岁才开蒙?"
刘墉一愣:"回陛下,确实如此。"
"李阁老。"皇帝转向内阁首辅李东阳,"您家孙儿呢?"
李东阳笑吟吟出列:"老臣的孙儿亦是六岁启蒙。"
正德站起身,瞪着刘墉不高兴道:"朕不过弱冠之年,诸位就急着给朕定下继承人?"
说着,他缓步走下丹陛,靴底踏在青砖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朕和皇后还年轻,或许不久后就有了嫡子,皇长子载垣还是留在淑妃身边养到六岁,届时朕自会延请大儒教导。"
李东阳、谢迁、杨廷和等一众大臣们,登时听明白了皇帝话里的意思,同时为任性的正德皇帝难得的成熟态度,而感到欣慰。
都说成家立业,这有了孩子,果然陛下更为成熟了些。
都开始为儿子将来考虑了。
不过,陛下考虑的也是,皇长子毕竟只是庶子,若是不久后陛下有了嫡子,那被皇后教养的皇长子就尴尬了。
再者,就算陛下以后没有嫡子,皇长子六岁后也有大儒名师教导,也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