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又见父母

凌觅诗面带微笑,步伐轻盈地走上前去,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柔声说道:

小主,

“爸爸、妈妈,我就是凌觅诗!

此次能够平平安安地归来,真的要多感谢之月一路上对我的悉心照料呢。

今日有幸与您们相见,我感到由衷的开心和喜悦。”

站在一旁的古之月的父母,目光慈爱地凝视着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女孩,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欣慰而又温暖的笑容。

只见母亲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拉住凌觅诗那略显冰凉的小手,关切地说道:

“好孩子啊,赶紧进屋吧,这外头天寒地冻的,可别给冻坏喽。”

于是乎,一家人纷纷走进屋内,而后紧紧地围绕着火炉坐成一圈。

这时大哥古之仁的媳妇,古之月的大嫂正默默给大家都倒上了凌觅诗带来的雨花茶。

此刻,古之月静静地注视着父母那熟悉且亲切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缓缓张开嘴巴说道:

“爹、娘,这些年来,孩儿在外闯荡可是历经了不少风风雨雨呐。

今天,我想把这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讲给您们听一听。”

听到儿子这番话,父亲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让他继续往下说。

古之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过往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汇聚于胸腔之中,紧接着便开始娓娓道来自己那段难忘的经历:

“记得那一年,咱们家不幸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水灾。

眼看着家中生计难以维持,走投无路之下,我只好随着那些逃亡的人群一路奔波,最终来到了繁华喧嚣的大上海……”

在上海,日子过得特别艰难,我干过苦力,睡过街头,吃了不少苦。

后来,我跟着一个烤烧饼铺的许师傅学做苏式糕点,学了好一阵子,手艺也还不错。

可是,有一次我不小心犯了错,出去卖烧饼睡着了,烧饼都被偷完了,担心师母责罚,就只能又逃了出来。”

母亲心疼地看着他,轻声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我一路逃到了首都,幸亏遇到了汪老夫妇,他们在下关码头开客栈,心地特别好,收留了我,还把我当亲儿子养。他们看我识字,就送我去上学。

在学校,我认识了觅诗,我们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毕业后,养父母走了关系,让我当了税警,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忙,一直没机会回来看看……”古之月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父亲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你在外受苦了,可你一直惦记着家里,这就够了。

这些年,家里也挺不容易的,你大哥在镇上开了个剃头铺,日子还算过得去。

你二哥在运河上放生码头干活,三弟跟着你大哥学剃头的手艺,也能帮上点忙。

你走后的第二年上半年你大姐嫁给了城里开杂货铺的董家,下半年二姐嫁给了城北运河驶船的马家,她们的日子也都还不错。”

古之月听着父亲的话,心中满是感慨。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大哥古之仁和三弟古之星走了进来。

古之仁看到古之月,愣了一下,随即惊喜地喊道:

“三弟,真的是你?这么多年没见,你可回来了!”

古之月也起身,迎了上去,兄弟三人紧紧抱在一起。

古之星看着古之月,眼中满是羡慕:“三哥,你可真有福气,还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

凌觅诗笑着说道:“四弟,别光顾着夸我,快坐,一会儿就有好吃的了。”

古之仁拉着古之月坐下,好奇地问道:

“三弟,这些年你在外面到底经历了什么?给我们好好说说。”

古之月点了点头,又把之前的事情详细地讲了一遍。

兄弟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感叹。古之仁感慨道:“之月,你在外吃了这么多苦,还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古之月笑了笑:“没办法,家里人都在惦记着我,我不能就这么倒下。”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又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这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仿佛带着某种急切与期待。

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原来是二哥古之阳回来了。

只见他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鱼腥味,想来刚刚应该是从运河码头归来。

古之阳一进门,目光便落在了古之月身上。

他先是微微一愣,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很快脸上便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大声喊道:

“三弟,你竟然回来了!”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