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又问道:“你们几多人来住?”
李晓明笑道:“人不多的,只七八、十几个。”
“到底是七八个,还是十几个?
人太多了可不行呀,我们这里的三老,其实不让留宿外人的。”
李晓明伸手一指,含糊道:“人不多的,只住你那间柴房就行啦!”
老头见他面色和善,且又只住柴房,不住正屋,放下心来,
说道:“那屋里杂乱,我先理抹理抹去,你们来吧!”
说着便弓着背走过去,开了柴房的门,去里面收拾打扫。
李晓明也问了一声:“老伯,你家里还有别人么?”
老头头也不回地道:“老汉我只有一个儿子在县里当兵,如今家里就我一人。”
“哦。”
李晓明心想,家里人少,众人住着更方便些,省得招惹是非。
见住宿的事终于敲定,不禁志得意满,心想,还是得我老李出马才能搞定。
于是跑出村外,招呼众人都过来,大家见又有房子睡觉了,都十分欣喜,
只王吉听说是用了两个枪头,很是舍不得,嘴里骂骂咧咧地说房主不是好人。
众人推着小车,扛着枪杆,一窝蜂地拥到老头家里。
老头刚打扫完柴房,一出门看见这许多人,闹哄哄地推着车、扛着棍,不禁惊的退后了两步。
连忙扯住李晓明,惊问道:“怎地如此人多?”
李晓明笑着敷衍道:“哎呀,老伯,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
你管有多少人?反正只住你一间房便了。”
说着,怕老头反悔,招呼众人赶快将家伙小车都弄进屋里,
支起瓦罐,就用老头的柴火做起饭来。
老头站在院子里,瞪着眼看着众人,没个奈何。
少顷,左右邻居见老头家里来了如此多的陌生人,都来看热闹。
那老头又在外面和邻居们摆起理来,还拿出李晓明给的剃肉刀,敲得叮叮当当的让邻居们看。
邻居们有笑的,也有窃窃私语的。
李晓明才不管他们,这跟昨天不一样,又不是白住他的,还这这那那的。
众人煮好肉粥,都端着大碗在房里吃饭,
那老头又背着手进来,手指着王吉,问李晓明道:“方才你那伙计说你们是贩盐的,
你又说你们是卖杂货的,你们到底是干啥子的?”
李晓明只顾低头呼噜呼噜地喝粥,头也不抬地道:“不是说了么?
卖杂货的,又有铁器又有盐,怎么啦?”
“那你们是哪里人?从哪来的?”
“唔......我们是梓橦郡的,在成都卖完货,这不是要回梓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