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禁卫羯士

李晓明是在现代社会卷惯了的人,他总结出的真理:凡事快人一步,凡事比人紧张三分,事后总能比人赢上三分。

因此,他带领众人天不亮就出发,

梓潼郡向南与涪城、绵竹关、雒县、广汉郡、成都位于一条线上,

都处于川西平原区上,真正是一马平川,再无群山和丘陵地形。

涪城与梓潼郡虽有数十里距离,

但众人从凌晨开始,就推着小车出发,地势北高南低,小车推起十分畅快。

只不过公主和郡主非要来凑热闹,才走了不过几里路,就闹着走不动了。

李晓明只好腾出来两俩小车,让她们坐上,

推车的脚夫看二女花容月貌,香风扑鼻,居然争抢着要推她们,时不时的,还故意往颠簸处走上几遭。

紧赶慢赶,终于在过晌午时,到达了涪城。

拓跋义律兄妹和李许公主兄妹与众人告别一声,仍去逛街游玩。

李晓明看时间有限,哪里还来得及吃饭,直接开摊卖盐。

他向众人许诺,今日无论卖好卖不好,晚上羊肉、米酒管够。

有道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众人都是抠脚大汉,但图一次过瘾,哪管两顿挨饿?

听了太爷的话,纷纷欢呼,在涪城四门处停下小车,卸货的卸货,摆摊的摆摊。

涪城在成汉时期,也是金牛道上重要关卡,是拱卫成都北部的屏障之一,不是个小城。

如今年月,哪有人敢千里跋涉出来卖盐?

盐贩卖出的盐巴都是天价,许多老百姓要么根本吃不起盐,要么是有钱没处买盐。

很多贫苦家庭用醋布代替盐巴,煮饭时只将有些咸酸的麻布,往煮饭水里略沾上一沾,就算是放了盐了。

或者上山,看野羊和野鹿舔舐哪里的石头,就冒险爬上那些悬崖峭壁,刮石头上的碱盐回来、放入食物中来补充盐分。

像李晓明众人卖的三十文一斤的盐巴,实在是良心价了,即便盐贩们翻上一倍的价格去卖,

百姓们一次只需花个十文八文的,买得几两回去,就足够一家人很长时间的盐分补充了。

正是物以稀为贵,不多时盐贩们又将摊位围的水泄不通。

李晓明心想,卖完这两千斤,船上只剩不到三千斤了,剩下还有三五个大郡呢,绝逼货不够卖。

不如低价快销,再让船队回去拉一趟。

于是仍按原来的价格,三十五文、二十五文,分两个档次对外销售。

这般卖法,刚到黄昏时分,两千斤盐又卖的吊毛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