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桥鞍双镫

“没想到朱廷掾郡里人头那么熟,借故支开了看马的军士,我才得以带着骑兵脱身到此。”

众人听完孙文宇的讲述,得知郡里刚拉走了炮,现在又想把这批战马扣下来,都恨得咬牙切齿。

刘主簿更是毫不避讳,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郡守和王郡丞不是东西,不但不发救兵,还反过来又想趁火打劫。

蒲荣等人虽然不敢明着骂郡守,但听着刘新骂的过瘾,心里也挺觉得解气。

朱水成扭过头四处东张西望,假意看东西,佯装没听见。

他这次连夜去郡里搬救兵,碰了一鼻子灰,心里也挺窝火,但好歹把孙文宇这个救星领回来了,也算立了个大功。

众人走到孙文宇所率骑兵的马前,看着这些毛色光亮,神态矫健,高大威猛的匈奴马,都忍不住赞叹。

尤其是高桥马鞍加双边马镫这一对组合,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属于先进军事技术。

李晓明之前看史书记载,高桥马鞍出现的早,在战国末期就有了。

在那个时期,每每入冬之时,不仅中原大地上的百姓饥寒交迫,草原上游牧民族更是艰辛难熬。

尤其是下了大雪,干黄的牧草都被皑皑白雪压在下面,草原上的大雪能下到一人深,牲畜羊马会被大批大批饿死。

游牧民族就靠着吃牲畜肉、喝牲畜奶、拿牲畜换粮食为生。

如今牲畜没有了,若是还不甘心饿死,那只有去邻居家里吃便宜饭了。

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一到冬天断粮难熬时。

就只好跨上战马、背上弓箭跑去与草原接壤的邻居赵国家里劫掠一番,然后扬长而去。

那时游牧民族的骑兵,配的已经就是这种高桥马鞍。

因为有这种高桥马鞍的加持,胡人骑兵来去如风,赵国的骑兵因没有这种马鞍,根本追不上胡人。

而且没有马鞍,骑手在马背上很不稳定,拉弓射箭准头也没胡人精准。

因此,赵国在对抗游牧民族的侵扰时,屡屡吃亏。

长期以来,赵国不堪其扰,后经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引进了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和高桥马鞍技术。

才终于扭转颓势,一举将赵国边境的游牧民族,压缩到了很远的北方。

此后,经过百年的发展,骑兵在秦、汉两代逐渐成为主力军。

汉代骑兵力压匈奴,是历史上第一次:农耕民族骑着马,追的草原匈奴满天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