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生死对决

1871 年 2 月 10 日,巴尔干半岛被阴霾笼罩,战争的气息如冰冷的寒风,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沙俄军队在统帅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库图佐夫将军的率领下,集结了 52 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压向奥斯曼帝国防线。库图佐夫将军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冷峻地望着前方,心中谋划着破敌之策。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曾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

“此次出征,务必打破敌军防线,为沙俄开疆拓土!”库图佐夫将军向麾下将领们下达命令,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副官,年轻有为的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中尉,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各个部队。安德烈中尉虽然年纪轻轻,但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深受库图佐夫将军的信任。

另一边,奥斯曼帝国在德意志帝国和泽许王国的支援下,集结了超过 102 万的庞大联军。奥斯曼帝国的指挥官是经验丰富的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他有着深邃的眼眸和坚毅的面容,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无数战争的痕迹。阿里帕夏深知这场战争的艰巨性,日夜巡视防线,鼓舞士气。

“我们有盟友的支持,定要让沙俄侵略者有来无回!”阿里帕夏对着士兵们高呼,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斗志。他的身边,参谋长艾哈迈德·贝伊时刻记录着战场的情况,为阿里帕夏提供准确的情报和建议。艾哈迈德·贝伊思维敏捷,对战场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是阿里帕夏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泽许王国此次带来了秘密武器——后膛炮和连发火枪。负责军事指挥的是年轻有为的卡尔·冯·施泰因上校。他出身于军事世家,从小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对各种先进武器有着深入的研究。卡尔上校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自信和果敢。

“这些武器将改变战争的格局,我们要让敌人尝尝厉害!”卡尔上校拍着一门后膛炮,对身旁的士兵说道。他的副手,奥托·迈尔中尉,负责武器的调配和士兵的训练。奥托中尉工作认真负责,将每一项任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确保了武器的高效使用。

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边泛起一丝微弱的曙光。沙俄军队率先发动进攻。随着库图佐夫将军一声令下,沙俄士兵如潮水般冲向奥斯曼帝国的防线。

“为了沙皇,前进!”沙俄士兵们呐喊着,端着步枪,不顾一切地冲锋。队伍的前列,是勇猛无畏的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斯基上尉,他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带领着士兵们勇往直前。亚历山大上尉作战经验丰富,在以往的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奥斯曼帝国的防线立刻做出反应。阿里帕夏站在高处,手持望远镜,密切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准备射击!等敌人靠近再开火!”阿里帕夏大声指挥,声音在晨风中传得很远。他的传令兵,哈桑·阿加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各个防御阵地。哈桑·阿加身手敏捷,无论战场多么危险,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传令任务。

当沙俄军队进入射程,奥斯曼帝国的防线瞬间爆发出一阵猛烈的火力。步枪、机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死神的咆哮。奥斯曼帝国的士兵们趴在战壕里,专注地瞄准射击,每一颗子弹都带着对侵略者的愤怒。

泽许王国的后膛炮也开始发威。卡尔上校亲自指挥炮手:“目标前方敌军密集处,开火!”

炮手们迅速装填炮弹,调整角度,然后用力拉动扳机。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沙俄军队,在人群中炸开。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颤抖,沙俄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

“隐蔽!隐蔽!”沙俄军队的军官们大声呼喊,但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士兵们根本无处可藏。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冲到奥斯曼帝国的阵地前,就倒在了血泊之中。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斯基上尉不幸被一枚炮弹碎片击中,壮烈牺牲。他的士兵们悲痛万分,但依然在军官的带领下继续冲锋。

在步兵冲锋的同时,沙俄的骑兵部队也展开了行动。他们挥舞着马刀,如旋风般冲向奥斯曼帝国防线的侧翼,试图撕开一个缺口。

“冲垮他们的防线!”沙俄骑兵指挥官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马卡罗夫上校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带领着骑兵们奋勇向前。马卡罗夫上校骑术精湛,作战风格勇猛激进,他的骑兵部队在沙俄军队中素有“黑色闪电”之称。

然而,德意志帝国的骑兵早已严阵以待。德意志骑兵指挥官弗里德里希·冯·施特劳斯男爵一声令下:“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