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公国发展与战争风云

然而,英军的加强防御并没有完全阻止清国军民的反击。一天夜里,一支由渔民组成的敢死队,趁着夜色,悄悄靠近英军的一艘运输船。他们手持短刀和火把,迅速登上船,与英军展开近身搏斗。英军在睡梦中惊醒,慌乱中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敢死队成功点燃了运输船上的物资,大火照亮了夜空。

史密斯得知运输船被袭击的消息后,暴跳如雷:“这群清国人,竟敢如此大胆!传令下去,明天一早,对沿海炮台发动总攻,我要让他们知道大英帝国的厉害。”

第二天清晨,英军舰队排成整齐的战列线,朝着沿海炮台缓缓驶去。随着史密斯一声令下,英军的火炮齐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清军炮台。清军炮台顿时硝烟弥漫,不少炮台在英军的猛烈轰击下受损严重。

但清军并没有退缩,他们顽强抵抗。炮台指挥官王虎,大声喊道:“弟兄们,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跟他们拼了!”炮手们不顾危险,坚守岗位,奋力还击。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震天,硝烟滚滚。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艘英军战舰被清军的炮火击中,燃起大火。英军士兵纷纷跳水逃生,场面一片混乱。史密斯见状,急忙调整战术,集中火力攻击清军防守较弱的地段。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清军炮台多处被毁,人员伤亡惨重。英军趁机发动登陆作战,一队队英军士兵乘坐小艇,冲向岸边。陈武带领一队清军在岸边阻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陈武挥舞着长刀,奋勇杀敌,他的身上多处受伤,但依然毫不退缩。他对着身边的士兵喊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兄弟们,上啊!”士兵们受到鼓舞,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由于双方实力差距过大,英军最终成功登陆。他们迅速占领了沿海的一些据点,对附近的城镇构成了严重威胁。

李福得知英军登陆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一面向上级求援,一面组织剩余的兵力进行抵抗。此时,朝廷也得知了广东战事吃紧的消息,道光皇帝紧急召开御前会议。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道光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大臣们跪在殿下,大气都不敢出。道光皇帝扫视众人,问道:“如今英军来犯,广东局势危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英军船坚炮利,我军难以抗衡。依臣之见,不如暂且求和,答应他们的一些条件,以换取和平。”

话音刚落,林则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不可!求和只会助长英军的嚣张气焰。如今虽战事不利,但我军士气尚存,民心可用。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持抵抗,定能击退英军。”

另一位大臣琦善也附和道:“林大人所言虽有理,但如今英军势大,若继续抵抗,恐会引发更大的灾祸。况且沿海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求和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道光皇帝犹豫不决,他深知求和有损国威,但继续抵抗又担心难以取胜。最终,道光皇帝叹了口气,说道:“先看看广东的局势发展吧。传朕旨意,让广东巡抚李福尽力抵抗,同时也可相机行事,若有议和的机会,也不可错过。”

在广东沿海,战争仍在继续。英军不断增兵,试图扩大战果。清帝国的军民虽然顽强抵抗,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场战争的走向,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无论是远在泽许公国关注着局势的林泽许,还是身处世界各地关心着远东局势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这场东西方的碰撞究竟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联盟原著网

随着战争的持续,英军在沿海地区的暴行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许多原本对战争持观望态度的百姓,纷纷加入到抵抗队伍中来。他们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英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