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军士们一拥而上,准备搬开那些石块枯树,为大军开路时。
突然两侧二百步开外的树丛中,站起了上百名精壮汉子,只见他们个个身着便衣劲装,还用布带紧裹着长发,每人手中端着个铁制的家伙,一齐瞄向停在路面上的车辆。
随后就是一阵“嗖、嗖”的弓弩声。而且每支箭矢,还带着白色的烟雾,红色的火苗,全部射向了那些满载着粮草军资的车辆。
转眼间,就有数十辆车中箭起火,惊得拉车的马匹四处狂奔,整个队伍乱作一团。
更为诡异和令人不解的是,那些人得手后,既没有冲过来,也没有退后逃走,而是不慌不忙地弯腰用力,又将手中的铁制弓弦拉起装箭,一双双不屑的目光,看着已乱成一团的官兵,好象这一切都与其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只是些吃瓜看客。
郑森一时也有点儿发懵。一般的弓箭,最多只能射出百步,所谓“百步穿杨”,既是形容射的准,也说明了射的距离,可见百步就是弓箭的极限。
现在两地相距足足有两百步,这箭是怎么射过来的,还能落在了粮草车上。
身边的一名亲兵,到车队旁捡回一支箭,送到他手中。
郑森拿到手中,仔细端详,这才发现,这箭三寸多长,顶端是一锋利的箭头,没有木杆和箭镞,全为铁制,放在手里沉甸甸的。
这么个玩意儿,是怎么发射出来的呀,还能射这么远。
但此时不是研究琢磨这个的时候。郑森吼吼地命令道:
“可恶!骑兵队给我追,一定要将这帮恶贼赶尽杀绝!其余军兵速速灭火!”
官兵们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气得七窍生烟,车上拉的,可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啊。现在都督有令,二话没说,骑兵冲了出去,其余纷纷转身灭火,抢救粮草。
可对面那些人并没有因为看到骑兵冲来,就害怕得退走,当追兵快到百步之内时,这才转身向后退去,可也没退多少,始终与追兵保持着一百至两百步的距离。
马背上的官兵这时也发现,在这种凹凸不平,到处都是灌木的环境条件下,骑马还不如步行快,根本追不上这些散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