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炮上刺刀

堡垒大门洞开,吊桥放下,一团自堡垒中冲出。

林启荣命亲兵竖起将旗,而后率领一团,朝着阿蓬江上的清军浮桥快步进发。

清军火炮即刻转向,朝着出击的一团战士猛烈轰击。

数发炮弹呼啸而来,大多落在周围地面。仅有两枚炮弹造成伤亡,一枚击中队尾,两名战士当场被砸死;另一枚则在队伍中间炸开,致使七八名战士非死即伤。

此时,清军正沿着浮桥朝西岸涌来,领头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甲胄完备的清军参将。

“杀!”

随着林启荣一声高呼,双方队伍在浮桥西岸桥头激烈碰撞。

身材高大的黄勇、赵刚,手持大盾,屹立于一团前排,与清军短兵相接。

不时有长矛从人群缝隙中刺出,扎在对方盾牌或身体上。

刹那间,惨叫声、咒骂声,以及战士被同伴或敌人挤下浮桥的落水声,交织成一片。

浮桥西岸桥头两侧,一团各部署一门行军炮。

炮兵在刀盾兵掩护下,冒着对岸清军弓箭与火枪的射击,迅速装填霰弹,瞄准浮桥上的清军后队。

“放!”

林启荣一声怒吼。

“轰!”

“轰!”

火炮轰鸣,浮桥上的清军后队瞬间被霰弹撂倒一片。

浮桥头的清军后方空虚,后继乏力,被西军逼得节节败退。排头的清军参将纵声怒吼,却难以阻挡西军的强大攻势。

“轰!”

“轰!”

西军的行军炮持续轰鸣,火力延伸至浮桥东岸的清军后队。

六七十米的距离,霰弹发挥出极佳的打击效果。

浮桥东段尚能站立的清军,仅剩稀稀拉拉的十几人。他们不敢再逗留于这座“死亡之桥”,纷纷后撤或跳水逃生。

西军的行军炮继而对准东岸聚集的清军展开轰击。

东岸远处的缓坡上,清军帅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