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秦的朝堂陷入明争暗斗的旋涡之际,草原同样笼罩在一片动荡不安的阴云之下。
拓跋什翼健和拓跋寔君相继离世后,拓跋珪瞬间从代国的尊贵继承人沦为草原上的弃子,成了无家可归的落魄少年。走投无路的贺氏,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被迫带着年幼的拓跋珪投奔贺兰部。贺兰部作为贺氏的母家,此时由她的兄长贺讷统领。
在贺兰部成长的日子里,诸多奇异之事悄然降临在拓跋珪身上,仿佛是天命的隐隐预示。一日,拓跋珪与同伴在贺兰部附近的山林中嬉笑追逐,刹那间,天空乌云如墨般翻涌,惊雷滚滚,一道奇异光芒自天而降,直直落在拓跋珪身前不远处的巨石之上。光芒消散后,众人惊愕地发现,巨石上竟天然形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狼头印记,那狼眼仿佛凝视着世间万物,隐隐散发着威严之气。在鲜卑人的古老传说中,狼是他们的神圣图腾,象征着勇猛、坚韧与智慧,是守护部落的神灵。此等异象令众人皆惊,纷纷跪地叩拜,认定这是上天赐予拓跋珪的神启,预示着他将肩负起复兴部落、成就大业的重任。拓跋珪凝视着那神秘的狼头印记,心中震撼不已,使命感油然而生,他紧紧握住小拳,暗暗发誓,定要重振代国,统一草原,让鲜卑族再度崛起。
又有一回,拓跋珪于梦中恍惚踏入一片云雾缭绕之地,似仙境又似战场。朦胧中,一位身着古老铠甲、骑着高头大马的英武战神,手持利刃,威风凛凛地驰骋于草原之上,所到之处,敌寇望风而溃,各部族纷纷臣服。战神来到拓跋珪面前,目光如炬,凝视良久,而后将手中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马鞭递给他,沉声说道:“少年郎,草原苍生,待汝拯救;部落兴衰,系于汝手。”言罢,便消失不见。拓跋珪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战神的话语却如洪钟般在他耳畔久久回响。自此,他心中统一草原的志向愈发坚定,犹如一颗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然而,刘卫辰对拓跋珪的恨意与忌惮如影随形,从未消减。他一直在暗中谋划,企图找机会除掉拓跋珪。一日,刘卫辰心生一计,买通了贺兰部中与拓跋珪相识的一名少年。那少年佯装慌张地找到拓跋珪,告知他在离贺兰部不远的山谷中,发现了一些疑似代国旧部留下的神秘标记,或许与复兴代国有关。拓跋珪听闻,心中一动,对复兴代国的渴望让他不假思索,便决定随那少年前去一探究竟。
贺氏见拓跋珪神色匆匆要外出,心中隐隐不安,再三询问,拓跋珪只说有重要之事,便匆匆离去。贺氏虽觉不妥,但也只能暗自祈祷儿子平安。
拓跋珪跟着那少年,渐渐远离了贺兰部的地盘。当他们进入一个偏僻的山谷时,四周突然涌出一群身着黑衣的刺客,个个身手矫健,眼神冷酷。拓跋珪心中暗叫不好,方知中计。
这群刺客正是刘卫辰精心挑选并训练的死士,他们受刘卫辰指使,一心要取拓跋珪性命。刺客们呈扇形散开,缓缓向拓跋珪逼近,手中的利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拓跋珪心中虽惧,但他自幼便历经磨难,骨子里透着一股坚韧。他迅速抽出腰间短刀,尽管身形单薄,但他眼神坚定,毫不畏惧地盯着周围的刺客,大声喝道:“你们受刘卫辰指使而来,可我拓跋珪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就在刺客们即将发动攻击之时,远方突然传来一声长啸,声如洪钟,震得众人耳鼓发麻,仿若一道划破死寂的惊雷。紧接着,一道黑影如闪电般疾驰而来,正是独孤未明。
独孤未明,本是草原上一个小部落首领之子,自幼目睹部落被强者欺凌,亲人离散。在逃亡途中,幸得一位隐居的武林高手搭救,并传授他上乘武功。为报血海深仇,更为让草原不再有战乱纷争,他日夜苦练,结合自身感悟,创出独孤无敌剑法。凭借此剑法,他曾单枪匹马闯入敌营,救出被掳的族人,一战成名。 联盟书库
独孤未明身着一袭黑袍,身姿挺拔如松,傲然而立,狂风呼啸,吹得他的黑袍猎猎作响。他面容冷峻,仿若刀削,双眸深邃如渊,眼神中透着一往无前的决绝,仿佛世间再无他畏惧之物。他手中长剑一抖,剑鸣之声清脆悦耳,恰似龙吟,在这压抑的空气中激荡起一阵涟漪,仿若向这群恶煞宣告他的到来。
“哼,刘卫辰小儿,竟敢用如此卑劣手段,今日我独孤未明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独孤未明大声怒喝,声浪滚滚,仿若惊涛拍岸。说罢,他身形一展,如鬼魅般冲入敌阵,手中长剑施展开来,正是他自创的独孤无敌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