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苻坚自比秦始皇

林浩听闻拓跋圭诞生时伴有天生异象,心中暗自断定,此子必是未来天命所归之人,终有一日,自己定当辅佐其成就统一天下的宏伟霸业。

然而,当下拓跋圭尚在襁褓,时机远未成熟,于是林浩便让林婉清先返回麦积山,嘱咐她耐心等待,从长计议后续之事。

林浩回到麦积山后,一心潜心钻研各类典籍谋略。

他深知拓跋圭的成长尚需时日,而这段时间自己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以便日后能更出色地辅佐这位天命之人。

林婉清则在山中协助他,同时密切关注着外界局势的变化,及时将各方消息传递给林浩。

趁着王猛生病,慕容垂决定加快行动步伐。

他秘密派遣慕容轩前往燕地,与当地的豪杰志士进一步加强联络。

慕容轩凭借百燕会,暗中发动了众多前燕的残留势力,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起义。

与此同时,慕容垂在长安城内依旧佯装沉迷酒色,以此麻痹苻坚和王猛的警觉。

在燕地,慕容轩成功组建起一支几千人的义军。

起初慕容轩的行动非常顺利,然而之后的义军数量却极难增加,仅有曾经的燕国权贵阶层对复国行动积极响应,普通百姓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就算慕容轩费尽口舌,给百姓讲述民族大义,讲家国仇恨,甚至把民族仇恨都慷慨激扬的讲述出来,依然没有百姓响应。

为什么曾经燕国的百姓对于复辟燕国不感兴趣?为什么在家国大义面前百姓不为所动?

原来,燕国在慕容暐当政时,对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

而今在前秦苻坚的统治下,其天性宽宏慈悲,笃信儒家的仁义治国理念,倡导民族融合及各民族平等。

昔日的燕国疆土,百姓已逐渐过上安宁幸福的日子,无人再惦念前朝的生活。

多数百姓皆期望能继续在前秦的治理下安度余生。

联燃文小说网

唯有那些昔日凌驾于百姓之上、如今已然衰败的贵族,才会怀念故国。

此事深深触动了慕容垂。

慕容家族自拥有《太公秘书》起,便依靠武力征服天下,认为武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拥有《太公秘书》的慕容垂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可即便慕容垂从未尝过败绩,如今也沦落到寄人篱下,却日夜被人监视,不得重用,战战兢兢地活着。

如此看来,单纯依靠打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时,慕容垂开始思考天道的运行规律。

他脑海中浮现出《道德经》的片段,他紧闭双眼,凝神打坐,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兴衰成败、生老病死等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慕容垂瞬间领悟到,一切都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不可违背自然之力。

如今燕赵大地的百姓不愿追随慕容家复国,说明复国时机未到,当下唯有静静等待天时。

想通这些后,慕容垂顿感豁然开朗。

慕容垂对《道德经》的理解更上一层,他深刻认识到,当年老子的《道德经》并非书写而成,而是其对大自然规律的领悟所得。

《道德经》并非让人诵读背诵,而是让人去领悟。

只要能领悟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每个人无需阅读原本的《道德经》,其精髓自会存于心中。

正因如此,当年秦始皇烧毁《道德经》实则并未将其真正毁灭,因为《道德经》所代表的是大自然和宇宙的运行规律,绝非简单烧毁竹简就能消除。

严格来讲,《道德经》是无法被消灭的。

感悟完《道德经》的天道规律后,慕容垂又想到了那求而不得的《仁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