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拉拢到王仁迅投靠,伊藤三郎稍微有些失望。
回到指挥部后,伊藤三郎召集参谋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荣山镇有王仁迅亲自坐镇,应该不会好打,他能在短时间内把军纪涣散的川军团训练成可战之兵,可见我们不能低估了他的练兵能力。”
伊藤三郎首先开口,而且对王仁迅的评价是肉眼可见的高。
天可怜见,要是这些话让老王知道,估计老王都能一蹦三尺高。
暂13师的精锐部队,都已经分派到了两侧阵地,荣山镇其实反而是最空虚的那个!
参谋建议道:“那我们主攻西侧高地?”
伊藤三郎直接否决:“西侧高地配合荣山镇可以牵制我们的兵力,但我们拿到手里也没什么用,所以我们只能强攻东侧高地。”
伊藤三郎的想法也很简单,抢占水源上游,然后用细菌武器投毒!
难道伊藤三郎就没其他本事,只知道强攻,就不知道迂回进攻什么的,或者来个避实就虚,多面佯攻?
不好意思,小鬼子大多数军官,其实军略水平也就那样,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强。
鬼子之所以难打,纯粹是因为领先数十年工业化所带来的先发优势罢了。
用枪对上大刀长矛,打不赢才有鬼了咧。
就如同现代社会,说起巷战那都是人肉磨坊。
可要是我工业克苏鲁全力全开,不管你藏身何处,只管机器狗大军一路平推,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伊藤三郎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出两处高地哪个更重要,应该先打哪个,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伊藤三郎自己脑补过度,把王仁迅当成了扮猪吃虎的名将,自然行事诸多忌惮,一些看起来比较浅显的作战策略,伊藤三郎也不敢用啊。
虽然鬼子的指挥官很烂,但小鬼子的士兵是真的厉害。
除了武器装备的领先之外,在训练度方面,也不是此时的国府军队能比的。
就拿经常被人提起的《步兵操典》来举例吧,这玩意儿一开始是小鬼子抄的法国的军事教材,翻译成日文,供部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