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下皇朝之传承

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孙熙微微蹙眉,直视孙传庭,对他前半句话,孙熙非常认可。

但后半句。

瞧着孙传庭满脸愁苦,孙熙微微抿了抿唇,斟酌着言辞安慰道:“他纵然有万古之才,也绝不可能创造出一套与当下截然不同的,所谓属于人民国家的制度。”

说话间,孙熙枕着双手,语气斩钉截铁。

“大明皇朝的制度,可以追溯到上古周朝。”

他顿了顿,微微仰头,目光仿若穿透了船舱的顶棚,直直望向那悠远的时间长河。

“但要说留下明确文字记载的根源,还是管子。”

“管子提出将税收藏在商品里,通过操纵商品价格,间接从百姓手里掠夺财富。”

孙熙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左手,在空中缓缓比划着价格起伏的曲线,神情专注。

“如此一来,百姓只知道商人高价售卖货物,却不知道朝廷拿了大头,将商人视之为仇寇。”

“同时,朝廷还要垄断百姓必不可少的各类资源,如盐,铁等等。”

“人不吃盐必死,没有铁便不能做工种田,这是百姓不可或缺的资源。”

“将这些商品的价格提高,便能轻易掠夺百姓的财富。”

“得到了商税,以及盐铁等等核心资源的垄断权,朝廷可顺势减免百姓的部分其他赋税,从而以百姓恩人的身份出现。”

孙熙说着,从甲板上坐起身来,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些许冷笑。

“此手法可谓是精妙至极。”

“这便是利出一孔的核心。”

“战国时期,商君在管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理论。”

孙熙身子微微前倾,把玩着挂在船舱上的挂件,满是认真的神情,郑重道:“编户齐民,重农抑商,以及驭民五术。”

“编户齐民算不得商君首创,但却在商君手中发扬光大。”

“国家的土地虽多,但这些土地若是得不到开垦,也便算不得国君的财富。国家的子民虽多,但这些子民若是得不到管理,也便算不得国君的子民。”

“故而,自古以来,王朝都会给百姓分发土地,让一无所有的百姓有安居之地,有生产资源。”

“只有这样,国君才能从百姓身上掠夺更多财富。”

“但如何才能精准地控制百姓,操纵百姓,掠夺百姓?这便是商君提出的编户齐民。”

孙熙说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将国家的百姓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