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杨奇伟真正的目的!

十二月四日,孙传庭裹着蜡封的加急奏折,终于颠簸着抵达京师。

同一轮寒日下,杨奇伟带着亲卫自泌阳启程,马蹄踏碎满地霜花,朝着南阳城而去。

四日后的暮色里,南阳城箭楼的剪影刺破铅云,杨奇伟抵达南阳城。

当晚,南阳城府衙。

青灰色的砖墙上,八幅粗粝麻布绘制的地图几乎覆盖了半面墙壁。

黄河在河南地图上蜿蜒如枯索,陕西地图上的延绥镇标着歪斜的朱红箭头,山西平阳府附近用墨线重重圈出三个暗点。

一盏全新的太阳能照明灯悬在梁间,白炽的光晕驱散了羊皮灯笼摇晃时的阴影,却让地图上的山脉河流更显冷峻,像是无数把出鞘的寒刃。

楠木书案被推至墙角,青铜香炉里积着冷灰,几卷《大明会典》歪斜地堆在案头。

居中的八仙桌被改作战况推演台,沙盘里的黄土已被反复推平重塑,沟壑间插满竹制小旗。

八仙桌旁站着十数人,衣袍在寒风中微微起伏。

张大山握拳抵在腰间,眼神狂热,脖颈处青筋随着呼吸微微跳动;

文修抚着胡须,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像是在心中反复推演着什么;

黄宗羲与刘思行并肩而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八仙桌,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杨奇伟负手站在地图前,凝视着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版图。

他的右手缓缓按在南阳府的位置,指尖仿佛要将纸张戳破。

指腹先是向西而行,沿着商南、商州的方向虚划,仿佛要穿透地图直入西安;

随后又猛地收回,自南阳府北上,沿着汝州一路疾指洛阳,动作果决如剑。

“洛阳是一个好地方。”

杨奇伟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指尖重重敲了敲洛阳的方位,墨色的地图上泛起细微的涟漪。

黄宗羲闻言,袍角翻飞着抢步而出,恭恭敬敬地躬身拜道:“教主所言甚是,洛阳乃是中原核心。”

他挺直腰杆,目光炯炯地指着地图:“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北依邙山、南临伊阙,西接崤函古道,东连虎牢关可控扼豫东平原,是连接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的枢纽。”

“若是圣教能拿下洛阳,便可通过洛阳北部的孟津渡轻松渡过黄河,打通前往山西的道路。”

说到这里,他忽然压低声音,眉头拧成一个结:“只是朝廷已经知晓圣教将要北上的消息,更知道圣教的目的是联合北方义军。”

“若我是朝廷的统帅,当在洛阳一带集结重兵,以阻碍圣教北上的计划。”

他抬手拂过地图上洛阳的轮廓,语气沉重:“我曾去过洛阳两次,那城墙周长约九公里,高四丈,护城河宽十丈,城门设瓮城。”

“若是强攻,只怕并非易事。”

张大山摸了摸腰间的挂饰,金属坠子在他掌心碰撞出细碎的声响。

他走到沙盘前,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代表洛阳的土堆,沉吟道:“末将也曾去过洛阳,确实如黄先生说得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