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六零重组家庭 骊偃 1588 字 3个月前

杨场长接过钱,点了遍,忍不住直咋舌,等再一看布局图,又止不住肉疼。

“要这么大的屋子,这么大的院吗?”

“嗯,”赵恪打开效果图给他看,“美吧?”

屋里后面窗下是炕,炕上炕桌炕柜一样不缺,炕下衣柜、书桌、书柜等亦是应有尽有。

院里不但画了鸡鸭圈,还勾勒了成片的菜地。

“行吧。”杨场长能说什么,人家给的钱足。

农场几千户,找些现成的土坯、家具那真是太容易了。总有那么几户准备来年盖房或是嫁娶的。

甚至为了让既将到来的刘家满意,杨场长算着用度,下面离地一米多高的地方给垒了石头。

第241章

农场那边忙的热火朝天,赵恪他们也没闲着,伊嘎还留了两户呢。

这边可没有现成的土坯、家具,建房的材料肯定要买的。

因是教师,赵恪就想将两座宅子划在小学旁边。

一至五年级的教师找齐了,原有的小学,赵恪就想重新做个规划,最起码不能再几个班级一个教室地混着上课了。

找来王族长、老局长,三人商量一番,小学再盖五间,那就有七间了,一间学前班,五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等到开春了,再拉一个大大的院落,做一对篮球架,增加些体育建材。

商定好,赵恪给两人倒茶:“老师过来,属于支边,上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待遇,工资同外边一样,一人安家费180元,一年有一次探亲假,来回车费和医疗费全部报销。这两家的房子,”赵恪点着两座宅子的规划图道,“就从他们的安家费里扣。”

两人互视一眼,点头。

“说到医疗,”赵恪看向王族长,现在诊所的赤脚医生是他侄子王德佑,“月前我跟上面要了两个进修名额,一个西医,一个主修妇产科,王德佑算一个,另一个我准备给镇上接生的宋冰花。”

宋冰花跟老局长虽说早已出了五服,却也是亲戚,不偏不倚,他们这位年轻的局长在办实事的基础上,方方面面也都考虑到了。

两人再次点了点头。

“另外,”赵恪接着又道,“我想招两名财务,定一个妇女主任。”

“以往咱们这儿穷,打渔狩猎所得免强糊口,不要政府补贴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税收。可现在不一样了,交了公粮,分给各家后还有积存。去年的用来修路了,今年盖了小学,还会剩下一些。剩下的这些,我准备明年添在农具上。一进一出,咱们得有帐。至于妇女主任,这个早就该设了,普法、育儿、卫生、宣传、拥军活动等等,得有人统领,得有人去做。”

“妇女主任,你们家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