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尘封阁

小径旁,还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靠近些看,楼阁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也有细腻逼真的花鸟鱼虫,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阁前的广场上,摆放着一些古朴的石凳和石桌,此刻已有不少人聚集在此,或切磋武艺,或谈天说地,热闹非凡。

徐长歌抬眸远眺,只见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像是大地伸出的巨人手臂,将众多阁楼温柔环拥。

这些阁楼错落有致地屹立在山林之间,与葱郁的绿树、嶙峋的怪石相互映衬,宛如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最高的那座阁楼,飞檐上雕刻着姿态各异的瑞兽,在日光下仿佛随时都会振翅翱翔。

稍矮些的阁楼簇拥在周围,像是众星捧月。它们有的依着山势而建,有的临水而居,木质结构的外墙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不知名的小花,为庄严的阁楼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

小主,

阁楼的窗户中偶尔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或是悠扬的琴音,为这片宁静的山林注入了鲜活的气息。

柳清望向那如梦似幻的景致,不禁赞叹道:“真美啊,这些阁楼错落分布在群山之间,与山林融为一体,远看大气磅礴,近看每一处飞檐雕花又精巧细腻。”

徐长歌微微颔首道:“尘封阁的布局暗藏玄机,楼阁之间相互呼应,道路纵横交错却又井然有序,防御与休憩之处兼顾,想必在修建时费了不少心思。”

苏木笑着接过话:“尘封阁原来其实只有远处那座高楼,而后随着阁中弟子越来越多,才发展到如今这番光景。那座高楼始建于先辈之手,凝聚着初代阁主的心血与智慧,最初是作为藏书与议事之所,随着传承至后面,已经变的更像是一座小镇。”

“后来,天下间诸多豪杰慕名而来,有的是为了求学问道,有的是为了寻求庇护,阁中弟子数量激增,原有的楼舍自然无法容纳。于是,在历代阁主的带领下,在这山水之间开山辟路、伐木取石,一点点扩建。”

“依照山势地形,建造出了如今这些风格各异却又和谐统一的楼阁。有的用于居住修行,有的作为练武切磋之地,还有的用来珍藏各方豪杰捐赠的奇珍异宝、武功秘籍 。每一栋楼阁的诞生,都饱含着一段故事,凝聚着天下儿女的热血与情怀。”

柳清细细听着问道:“苏公子,那这么多楼阁里,可有哪一座最特别?”

苏木沉吟片刻道:“若说特别,当属那座‘静心阁’。它建于一处静谧的山谷之中,四周被翠竹环绕,远离尘嚣。平日里,只有潜心修行、领悟高深武学的弟子才有资格进入。据说在那里面,能摒弃一切杂念,达到武学的更高境界。”

徐长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看来尘封阁,更是天下文化与武学传承的圣地。”

苏木领着众人沿着台阶缓缓前行,一边走一边极有耐心地介绍着尘封阁。

他抬手遥指最高的那座阁楼,眼中满是自豪:“各位请看,那便是‘凌云阁’,是尘封阁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当年,初代阁主仅凭一人之力,在这险峻的山间选址奠基,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坚固如初。”

众人仰头望去,只见凌云阁气势恢宏,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柳清好奇地问道:“这凌云阁平时都用来做什么呢?”

苏木微笑着解释:“凌云阁共分五层,一层是藏经阁,收藏着数千本武学秘籍和江湖奇闻录;二层是历代阁主的遗物陈列室,记录着尘封阁的兴衰荣辱;三层是议事厅,每逢重大事件,阁中长老和各方豪杰都会在此商议;四层是闭关修炼之所,只有达到一定武学境界的弟子才有资格进入;五层则供奉着江湖先辈的牌位,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圣地。”

接着,苏木又指向一片错落有致的庭院:“那是‘清风院’,是我们普通弟子的居所。每间房舍都坐北朝南,采光极佳,庭院中还种满了奇花异草,四季飘香。”

不知不觉间,苏木把众人带到了一座别致的院落。朱红色的院门半掩,墙头探出几枝开得正盛的蔷薇,粉白相间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馥郁的花香飘散开来,萦绕在院落四周。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巧的庭院。地面由鹅卵石铺就,拼成了精美的八卦图案,走在上面,脚底传来微微的按摩之感。庭院中央,一方清澈的池塘波光粼粼,荷叶层层叠叠,其间点缀着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宛如娇羞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