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原本无意于全面进占关东的日本军部,发现天上竟然掉馅饼了——三个关东军作战参谋,带领一个中队的日军,就拿下了重军驻扎的北大营,进而占据奉天城。
于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日本军部当即从朝鲜紧急征调两个师团进入关东,对吉省、黑省发起攻势。而在攻打长春南岭的时候,此地驻扎有奉军炮兵第十五团以及省防步兵第二十七团。
尽管张氏边防军司令部已经下令各部撤往关里,但是炮兵第十五团的张瑞福抗命不从,亲率带领一个炮兵营为力主抵抗的步兵第二十七团提供火力支持。
当时该炮兵营装备有辽造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两门、辽造十三年式75毫米野战炮八门,总计十门火炮。
操着一口湖北口音的张瑞福,在战场上亲自指挥测距,以零线子母弹放列,首轮射击即实现精准覆盖,把日军打得肢体横飞,哭爹叫娘,屁滚尿流,伤亡惨重。
在炮兵营精准的火力支援之下,步兵第二十七团正面击溃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日军一个标准步兵大队编制人数为1100人,与一个步兵团人数大体等同)。
可惜的是,吉省军政负责人熙洽早已与日本相勾结,调离省内各地守军,以至于孤掌难鸣,后勤无继。
而张氏边防军司令部更是多次发出严令,禁止抵抗。
最后,张瑞福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率部南下。
说个题外话:在奉军入关时几乎丢掉了所有的重型武器,其中至少包括1300门山/野/榴弹/炮(其中有240毫米口径超重型榴弹炮,是毁天灭地的火力之王)、3900门迫击炮(其中有2300门是奉天迫击炮厂库存)、370门平射炮、20门高射炮。
以上火炮绝大部分都是由奉天兵工厂生产,并配套大量牵引车——作为对比,整个抗战期间,国府只生产了98门火炮,其中有94门是37毫米小口径战防炮。
还有三百余架作战飞机、将近四十辆法国雷诺FT坦克。
日军简直是赢麻了。
而南撤入关的张瑞福,自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不知所踪……
你说巧不巧,现在被云氏三姐妹像是抓猪一样抬起来的这人,也叫张瑞福,同样是湖北人,善于火炮操射,尤其是精通指挥测距。
而且目前人也在吉省——再精确一些,是在宽城子/长春……
此时,被抬起来跑的张瑞福,并不十分惊慌。
废话,换成是读者老爷,被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娘皮抬着跑,似乎也不会过于惊慌,指不定脑袋里还会忍不住思考等下应该耍什么招式才合理。
中间要是路过烧烤摊,备不住还得撸十串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