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与魏国的海上争霸?

“早在千年前的汉朝,有一位大儒就说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魏崇延面色铁青道,“怎么到他这里,竟然还提出了私有财产!”

“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魏无忌说道:“陛下也不必为此事过于担忧。”

“让朕如何不担忧!他这样做,是在动摇天下人心!”

魏崇延这句话不但不夸张,反而一语中的。

皇权时代,统制的基础有两方面:

一是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

将百姓锁死在土地上,让他们不能随意迁徙,这样就更好控制和管理。

二是想法,也就是思想宣传。

其实在李彦前世的那个时代的历史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在汉武帝之前,都没有形成统一的一种思想。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各有各信奉的学说。

例如有法家,有农家,儒家,墨家等等。

也就是说,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念,各自为各自的理念去推动一些事,甚至教化百姓。

那百姓的想法,自然也各有不同。

例如有的百姓信奉道家学说,每天种种地,然后就开始打盹,或者避世。

你作为一个君王,当你要征兵的时候,要么找不到人,找到人了要么得到的答案就是:上善若水,打个屁的仗!滚一边玩去!

也可能是:仁爱非攻,别整幺蛾子!

这样民间的百姓当然各自都活得很滋润,因为隔壁那群儒生只能对儒生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做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

那你老百姓,肯定也得有你老百姓的样子咯!

那你该上场打仗的时候,你怎么能不上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