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百草堂之浙贝母

青岩镇,一座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小镇,宁静祥和,仿若世外桃源。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青石板路上,集市渐渐热闹起来,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百草堂就坐落在集市的一角,古旧的木质牌匾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百草堂的堂主王宁,此时正站在药铺柜台后,专注地整理着药材。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袖口和下摆处绣着精致的草药纹路,腰间系着一条深褐色布带,上面挂着一个小巧的药葫芦。王宁面容清瘦,轮廓分明,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眼神透过镜片,满是对药材的珍视与专注。他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几缕银丝在晨光中闪烁,那是岁月与医术沉淀的痕迹。

“哥,今天这浙贝母的成色可真好。”王雪从后堂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篮刚晒好的浙贝母。她年方二八,身形娇小玲珑,眉眼间与王宁有几分相似,透着一股灵动劲儿。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扎成马尾,几缕碎发俏皮地垂落在脸颊旁。她身着一件浅蓝色的棉布裙,裙摆上绣着几朵淡雅的白色小花,更衬得她清新脱俗。

王宁抬起头,接过篮子,仔细端详着浙贝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嗯,这批浙贝母是从咱们后山新采的,药效肯定不错。”

就在这时,药铺的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药铺内的宁静。

“哟,王大堂主,生意可好啊?”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王宁抬眼望去,只见孙玉国带着刘二狗和郑钦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孙玉国身材矮胖,穿着一件黑色绸缎长袍,上面绣着繁复的金色花纹,脖子上挂着一条粗粗的金项链,整个人显得珠光宝气。他的脸圆滚滚的,一双小眼睛眯成了缝,嘴角挂着一抹不怀好意的笑。

刘二狗跟在孙玉国身后,他身材魁梧壮实,满脸横肉,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看起来十分凶狠。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黑色短打,腰间别着一把大刀,走路时大刀随着他的步伐晃来晃去,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

郑钦文则是个瘦高个,面色苍白,形如竹竿。他身着一件灰色长袍,头戴一顶黑色小帽,眼睛滴溜溜地转,透着一股狡黠。

“孙老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王宁放下手中的篮子,不卑不亢地问道。

孙玉国冷哼一声,在药铺里踱步,随手翻弄着柜台上的药材:“听说王堂主对药材极为精通,我今日特地来请教请教。”

王宁微微皱眉,心中暗觉不妙,但仍礼貌地回应:“孙老板客气了,有什么问题,不妨直说。”

孙玉国突然拿起一旁的浙贝母,大声说道:“王堂主,你这浙贝母,怕不是有问题吧?我听闻,真正的好浙贝母,质地坚实,断面色白,而你这,看起来松松垮垮,莫不是以次充好,坑骗乡亲们?”

王宁脸色一沉,正要反驳,刘二狗却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哼,今天不给个说法,这事儿可没完!”

王雪气得满脸通红,向前一步说道:“你别胡说八道,我们百草堂的药材,都是精挑细选的,怎么可能有问题!”

郑钦文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哟,小姑娘,别着急嘛,说不定是你们被人骗了,还不知道呢。”

一时间,药铺里气氛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匆匆走进药铺。众人转头望去,只见药材商人钱多多,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钱多多身材矮小,体型肥胖,活像一个圆球。他穿着一件红色的锦缎长袍,上面绣满了铜钱图案,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帽檐上镶着一块闪闪发光的玉佩。他的脸上堆满了肥肉,笑起来眼睛都看不见了,嘴里露出两颗大金牙。

“哎呀,这是怎么了?大家都是做药材生意的,有话好好说嘛。”钱多多假惺惺地打着圆场。

孙玉国看到钱多多,像是找到了同盟,连忙说道:“钱老板,你来评评理,王堂主这浙贝母,分明有问题,还不承认。”

钱多多拿起浙贝母,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心中一惊,他知道王宁的眼光不会错,这浙贝母确实是好货,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还是昧着良心说:“嗯……我看这浙贝母,好像是有点不对劲啊。王堂主,你可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王宁心中愤怒不已,他知道这几人是故意来找茬的,但他也清楚,此时不能冲动。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孙老板,钱老板,我王宁在这青岩镇开百草堂多年,向来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这浙贝母是我亲自去后山采的,品质如何,我心里有数。如果你们不信,可以找其他懂行的人来鉴定。”

孙玉国等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又在药铺里大闹了一番,才扬长而去。王宁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

“哥,他们太过分了!”王雪气得直跺脚。

王宁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安慰道:“别生气,清者自清,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王宁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没过几天,青岩镇里就传出了百草堂卖假药的消息,原本门庭若市的百草堂,如今变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王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决心找出真相,还百草堂一个清白。

清晨的阳光依旧洒在青岩镇,可百草堂的门口却冷冷清清,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王宁站在药铺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心中满是忧虑。曾经,这里人来人往,乡亲们带着病痛而来,满怀希望而归,如今却因不实的谣言,让百草堂蒙冤受屈。

“哥,别站在这儿了,进屋歇会儿吧。”王雪从屋内走出来,看着哥哥满脸的愁容,心疼不已。几日来,为了百草堂的事情,王宁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

王宁摇摇头,转身走进药铺,看着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的药材,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时,张阳药师从后院匆匆赶来,神色焦急。

“堂主,我刚从外面回来,打听到一些消息。”张阳喘着粗气说道。张阳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身形偏瘦。他留着一把整齐的胡须,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长袍,上面还残留着些许药材的粉末,这是他整日与药材打交道留下的痕迹。

王宁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快说,打听到什么了?”

“我听说,孙玉国和钱多多这段时间走得很近,还经常和一些陌生人在镇外的破庙里碰头。”张阳压低声音说道,“说不定他们就是在谋划怎么对付咱们百草堂。”

王宁沉思片刻,说道:“看来这背后果然有阴谋。张阳,你再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好嘞,堂主,我这就去。”张阳转身快步离去。

王雪在一旁说道:“哥,我也出去打听打听,说不定能从乡亲们那里问到些什么。”

王宁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好,但你一定要小心,遇到什么危险,马上回来。”

王雪应了一声,便匆匆出了门。王宁望着妹妹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他深知此次的事情棘手,孙玉国和钱多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自己一定要赶在他们之前找到证据,还百草堂清白。

王雪来到集市,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依旧人来人往,但人们看到她,却都纷纷避开,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怀疑和疏离。王雪心中一阵难过,但她没有放弃,鼓起勇气走向一位正在卖菜的大娘。

“大娘,您好。”王雪笑着打招呼。

大娘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闪躲,“是小雪啊,有啥事?”

“大娘,我想问一下,最近镇里流传百草堂卖假药的事儿,您是听谁说的呀?”王雪小心翼翼地问道。

大娘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小雪啊,你们百草堂可一直是咱们镇的招牌,可别真出什么事儿啊。”

王雪连忙解释道:“大娘,我们百草堂绝对不会卖假药的,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您再好好想想,有没有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大娘想了想,说道:“倒是有件事儿,前几天我去河边洗衣服,听到刘二狗和几个混混在那儿聊天,好像提到了什么药的事儿,具体说啥我也没听清。”

王雪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大娘,您还记得他们是在哪儿聊的吗?”

大娘指了指河边的方向,“就在那边的老槐树下。”

“谢谢大娘。”王雪谢过大娘后,朝着河边走去。

来到河边,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王雪四处张望,发现周围没人,便仔细寻找起来,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突然,她在树根处发现了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似乎写着什么。王雪捡起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写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像是药材的名字和价格,其中“浙贝母”三个字格外显眼。

王雪心中一喜,她觉得这张纸说不定和百草堂的事儿有关。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王雪心中一惊,连忙将纸藏进怀里,转身望去,只见刘二狗带着几个混混正朝着她走来。

“哟,这不是王雪吗?怎么一个人跑到这儿来了?”刘二狗一脸坏笑地说道。

王雪强装镇定,说道:“我来这儿散散步,关你什么事?”

刘二狗冷哼一声,“哼,散步?我看你是在找什么东西吧。识相的,就把东西交出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

王雪心中暗叫不好,她知道自己被刘二狗盯上了。但她怎么也不能把手里的纸交出去,这可能是为百草堂洗刷冤屈的重要证据。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王雪故作糊涂。

刘二狗见状,一挥手,几个混混便围了上来。“给我搜!”刘二狗恶狠狠地说道。

就在混混们要动手时,一道黑影从树上一闪而过,紧接着,几个混混便惨叫着倒在地上。王雪定睛一看,原来是护道者林婉儿。

林婉儿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形矫健如燕。她的头发高高束起,几缕发丝随风飘动,更添几分英气。腰间别着一把锋利的匕首,眼神冷若冰霜,让人不寒而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