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的老百姓在吃喝上最多花五百文,甚至比五百文还要少些或者开支的五百文里要包括一家老少的其他开支。

而宁城的老百姓则可能拿出一两银子甚至二两银子来买吃买喝,剩下一两银子是日常生活。

至于攒钱的事,能攒就攒不能攒就算。

像甜品,北川百姓非必要不买。

而宁城百姓,买的起且想吃就买。

为此沈清棠的店招旗上放大的四个字是:甜水铺子。

沈记仕女阁宁城分店都是用小小的一行字绣在了下面。

旗子是双面旗。

正面是甜水铺子,反面是沈家族徽。

甜品定价自然不能像北川一样高到离谱。

最多比成本翻两倍。

这样减去买一送一的成本,还能落一点儿。

而这一点儿利润不足以支撑沈清棠买又薄又透又漂亮的骨瓷碗。

便宜的看不上,贵的买不起。

沈清棠纠结了许久才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做冰碗。

冰碗成本低,硝石制冰后还能反复使用,主要成本是不花钱的水。

最多花力气去打水。

唯一的难题是买硝石。

最后是秦征用二两银子解决的。

店里日常用冰量大,秦征找了一家冰店连续买了两日冰跟店里的伙计也算混了个脸熟。

秦征算着伙计下工的时间,买了瓶酒拎了只烧鸡请伙计去馆子里吃饭。

酒过三巡,再送上一两银子,便买回了何处有硝石能卖给他们的消息。

至于二两银子剩余的部分,被秦征这个“中间商”赚了差价。

有了硝石,制冰就不在话下,无非是大盆套大碗,小盆套小碗。

冻好的冰碗脱模后,略一打磨棱棱角角就是漂亮又别致的甜品碗。

沈清棠想着等回北川大概率又到冬天了,冰碗、冰碟恰好能派上用场。

若有闲情逸致,还可以再冻冰碗时往里面加片叶子加朵花,等冻起来会显得更加精致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