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怕人留在家里家里人不习惯,并拒绝了苏琪的好意,吴维拒绝苏琪便没再说什么。
家里刘氏是因为养胎,而王氏则是担心小儿子备考,便留在家里照看着些。
很快就到了临近科举的日子,头天晚上,在庄子上的吴家人全部都回来了,一大家子各个紧张的不得了。
倒是吴维这个当事人十分的轻松,反而还劝自家人。
“爷,奶,你们那么紧张干嘛,不就是去考科举吗,县试府试我都考过来了,在京城考不过也就挪个地,这条件肯定比县里跟府城的条件要好,你们有什么可担心的。”
得,看吴维这副样子,一家子白担心了。
不过尽管吴维这么说,第二天一大早去送吴维去贡院考试,吴老头跟李老太坚持要跟着吴老三一块去送,王氏也坚持要一起去,最后二郎三郎也要去。
好吗,最后一大家子除了刘氏跟杨氏留在家里,一大家子全部都去了,马车都坐了两辆。
大周学子那么多,三年才有一次大考,可想而知考试的人得有多少,马车到了贡院那一条街的街口就已经进不去,众人只得下车走路进去。
吴老三已经有了经验,这一路上紧紧护着儿子的考篮,背上还背着一个包袱。
现在入秋天气有点凉,他背上包袱里面背的是一床厚棉被,儿子个子小不占地,到时候垫一半盖一半刚好,也不需要准备两床。
考篮最上面放的是考试要用到的笔墨纸砚,下面放的是干粮吃食,二郎三郎听吴老三说过考试会有人陷害,便紧紧护在吴维跟吴老三旁边,防止有人靠近做手脚。
一大家子在走在外围,愣是没让人挨到父子两个的衣角边。
因为人太多的缘故,一会儿一大家子才走到了贡院门口,别看现在天还没亮,贡院门口却已经排了一大溜的长队。
“四郎,赶紧去排队去,不然等会人更多了。”
“知道了爹。”
吴维背上他爹递来的大包袱,就觉得腰一弯,唉,这棉被还是挺沉的,不像现代的羽绒被,轻飘飘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