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村民学乖了,让许灼的提议先说,大家来讨论讨论。
其实也算是默认通过了许灼的提议。
由全为民把许灼制作的结构说出来后,村民顿时掀起一阵热议。
各个人都把疑惑和问题写在纸条上,最后呈交上来。
许灼拿过纸条,一一批复,又有全为民进行回答。
这些问题,有几个还像样,剩下的都很幼稚。
就算是胡英的助理处理起来,都绰绰有余。
“最后一轮,由大家直接说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许灼同志根据这设计的框架,来回答如何让全新框架解决问题。”
村民的问题很多,比如想赚钱,结婚离婚,孩子上学。
还有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如何处理,残障人士咋办。
另外按照现在村里的制度,总的集体资产是固定的,村民们相当于把资产上交给集体,自己作为村集体的股东,由集体运营产生财富,再把财富分给股东,如果村里有人进来了怎么办,有人出去了怎么办,有人没了怎么办。
先前处理方式也比较成熟,叫做“生不添死不减”。
这股份是按照户头来的。
打个比方,比如说制度成立之初,全村有一千口人,那么村集体资产平均分为一千份,一千股。
然后每家户口本上,有些是两口,那么这一户就占两股。
等这家人生孩子了,变成三口人了,那还是三口人均分两股。
如果这户人家死得只剩一个了,一个人享有这两股。
如果销户了,那么归功。
这就是“生不添死不减”。
可这种制度只适用于改开之前的时代,这是为了限制人口流动,不论去哪里,办什么事,都要介绍信才能方便。
想到改开后,人口流动巨大,且自然而然全方面城市化……
这种制度显然就落后了。
当大量人口离开农村,农村没了发展建设,就算有这种制度也没卵用。
世界上有没有国家可以做参考呢?
有,日美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