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繁华落尽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592 字 2022-09-13

大将平安放信鸽进城,送来了新的消息。

张辅十万大军、距离昆明城只有一百里。这阵子天气晴朗,敌军将于四至五天之后、兵临城下!

平安还有一份消息,告知城内文武,他将于五天后离开云南府附近的地区,调集全部骑兵前往大理、护送诸将士家眷向零关道出发……

昆明城四周,敌兵修建有完善的围城工事,盛庸认为集中剩下的所有兵马,向城西突围,仍然不一定成功;只能尝试夜袭。若等张辅的援军赶到,守军将完全丧失突围的机会!

若到了那时,守军将士们可以投降,或能幸免于难有条活路,也可能因官军攻城艰难杀|俘泄|愤,一切都看命运。不过盛庸和李先生等人,必死无疑!

李先生仍然每天在读《中庸》,从未对是否突围有明确的主张。

盛庸偶尔之间突发奇想,“李先生”会不会活够了,想下去陪他那个窑姐?盛庸立刻又觉得似乎不太合情理,即便窑姐的下场让李先生很遗憾,但一个进士也不至于为了个千人尝过的窑姐要死要活罢!

天黑之后,盛庸再次来到了衙署的书房面见李先生。俩人最近考虑的大决策,当然是突围之事。

李先生总算正面谈起了这件事,他说道:“此战攸关汉王势力之存亡!若是此战全盘失败,汉王军主力只能退守四川一地。我不敢断定汉王军必定完了,但毋庸置疑,机会将变得非常渺小。”

盛庸无法驳斥,用力地点下了头,接着沉吟道:“王爷至今未能攻破贵州,怕是来不及增援昆明城了。”

李先生道:“这次起兵不是儿戏,干系数以十万人的身家性命,咱们不能全走,总得有人留下来……盛将军可以准备了,带着将士们突围。我决意留下。”

盛庸刚要开口,李先生便无礼地加重口气道:“盛将军!”

盛庸终于抱拳一拜,走到书房门口,他又转头道:“再等三天!若无王爷的消息,本将便率剩下的弟兄们,试着寻条活路。”

李先生微微点了一下头。

盛庸不是很怕死,但他的性子一直就是这样,十分识时务,明知道必败的时候,死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只要还有办法不死、总是要试一下的……“靖难之役”后,他的法子是投降,明知要被清|算,不过多少还有点侥幸的机会。

现在这处境,投降肯定是没甚么侥幸可言了,新仇旧账一起算,盛庸肯定要被夷平全族;选择突围跑到四川继续顽抗到底,倒还是可以的。

他知道,“李先生”不是那种要挣扎到最后的人,所以也不多说。彼此之间能相互懂得就好,不用强求。

……菜海子附近的梨园,此时大门紧闭。这里多日没做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