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指间微凉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600 字 2022-09-13

不过许多满脸污垢和倦意的年轻汉子、此时眼睛仍露出了坚定的目光,一些人牙齿也咬紧了。

盛庸巡视了一遍城防、部署夜间值守之后,回到了汉王府。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他走进南门附近的衙署,发现里面还亮着灯。宦官王贵迎面走了过来,见着盛庸便抱拳鞠躬道:“盛大帅辛苦了。”

盛庸点了点头,指着衙署里的灯道:“李先生还在里面?”

王贵道:“在哩,又在读《中庸》。”

“王公公还懂《中庸》?”盛庸随口道。

王贵道:“咱家在燕王府时,便识过字、读过书。对了,大帅可知李先生为何爱读《中庸》?”

盛庸摇摇头,好奇地问道:“为何?”

王贵左右看了一眼,小声道:“念着他的旧相好。据说‘李先生’在京师会试之前,住在一家破落客栈里,里面有个窑姐很爱听他读书。

窑姐常常照顾他,也不收钱,反而资助了李先生一笔钱,供他科举之用。李先生承诺中了进士,便回来找那窑姐、报答她。不料李先生走后,张信既然恰巧看到了那窑姐,垂涎其美色,强行买走了。”

盛庸忍不住问道:“那窑姐后来怎样了?”

王贵道:“死了。被张信家的人活生生折磨殴|打致死。”

盛庸皱眉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怎么没听李先生说起过?”

王贵摇头道:“咱家也不是听李先生说的。当年‘靖难之役’前,王爷要劝降北平都指挥使张信,搜罗张信的事儿时、偶然打听到了这事儿。”

“原来如此。”盛庸点点头,指着衙署那边道,“我还有点事去见李先生,先告辞了。”

王贵抱拳道:“大帅,您忙您的。”

盛庸刚走到衙署门外,果然听到里面李先生的读书声传出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推开房门,便听到李先生的声音,“盛将军回来了。”

盛庸点了点头,他记得之前李先生说过,每当遇到甚么大事、心神不宁的时候,便爱读《中庸》。今日或许出了甚么事?

盛庸先走到了李先生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下,依旧满身疲惫地、长长地松出一口气。他转过头,忽然见茶几上、用杯盖压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他立刻拿了起来看。

平安的字迹。

盛庸的脸色顿时一变:“张辅军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