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惊世之秘(中)

在历史上,荧惑守心多次出现,一共出现过三十七次,王超没记错的话,两年后,也就是2016年,也将会出现荧惑守心现象。

王超腰间缠绕的那把龙泉软剑,所用的大部分材料,就是从那块陨石分解而来。

这把剑威力莫测,哪怕到了如今,王超依旧无法彻底驾驭。

若非这个原因,王超也不会改用大刀,和宋怀仁对战,苦练刀法,用刀法来反哺剑法。

“罗老你也算是博学之人,你罗家诗书传家数百年,难道你也相信这封建迷信?”

王超假装喝斥,一声怒喝。

“王少,我自然不信始皇是因为荧惑守心而死,但在江湖传说中,却有这样一段记载……。”

罗老苦笑说道。

按照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太史公司马迁明确的指出,始皇三十六年,在流星坠落东郡以后,有“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毫无问题,实则不然。

司马迁写史的态度非常严谨,所有资料都是亲自求证古籍,或者在始发地寻访。

如果不能确定真相的历史资料,司马迁是不会写在史记中的。

若非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史记也不能流传千古,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汉武帝时期,这个时代距离先秦灭亡,其实时间并不算久远。

在那个时代,先秦时代的很多老兵,历经战火和历史大事件的老人,虽然不多,却还是有一些的。

司马迁曾经寻访各地的先秦老人,对于当年“荧惑守心”的真相,别人不清楚,司马迁却非常清楚。

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那些昔日先秦不能说的禁忌,现如今,却可以畅所欲言。

可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却用了“或”这个字,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有人在陨石上刻字这件事,在司马迁看来,要么是假的,要么——就是令有蹊跷!

这个蹊跷,出在何方?

很简单,这句话的原话,叫做“黔首或刻其石”,这个“或”是“可能、大概”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大胆在陨石上刻字,诅咒始皇驾崩大秦灭亡的“黔首”,那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