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取舍

蜀臣 茶渐浓 2244 字 2022-09-12

出身河西的他们皆果敢且精于骑射,只需稍加演武便可成为合格的骑卒;且此番乃是护乡梓之战,无有临阵倒戈或不愿死力而战之忧。

但大汉却不能尽将他们收编。

很无奈的缘由。

如今的大汉朝廷委实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卒。

巴蜀之地的物力已然濒临枯竭,短时日内无有粮秣再支援战事;屯田数年的汉中郡与陇右仅能堪堪供应当地的驻军;而河西走廊各郡县属百废待兴中,屯田的出产对比当地驻军尚且入不敷出,以至现今与孙吴战马贸易陆陆续续转运而来的粮秣,皆用于供应河西走廊驻军与作为战略储备了。

毕竟,孰人胆敢断定,河西之战会持续多久呢?

况且蜀道难并非虚言。

从数千里之外江东转运而来,这些粮秣至河西走廊后,如若能剩存一半便是万幸!

此情此景下,丞相焉敢允他们扩招更多骑卒!

抑或者说,套在大汉身上的无形枷锁——地小民寡且军辎用度不足,在收复丰饶的八百里秦川之前,便不可能会消失。

此乃时也!亦命也!

备受丞相器异的姜维,对朝廷的困境了然于胸。

是故,他细细询问张特事情始末罢,便做出了看似让众多斥候去送死的、有悖于军争常理的调度。为了在即将开启的战事中,大汉能少受些攻伐、减少些人力与粮秣辎重的损耗,他要提前给来犯的魏国内部种下一颗猜忌的种子。

即使,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先要付出不少麾下士卒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时光匆匆,弹指而逝。

入汉后历经数年的征伐,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然不是一名将率了。

而是被丞相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成长为督战一方的节帅,再怎么不济,也要能如魏延般可督领数部为大军前驱。

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身为督率,只在乎军战大局的利弊,绝不会为少数人心软。

谷若为救一人而死十人,他绝不会去救;但若死一人可免十人战死,他便计不旋踵。

故而,当张特委婉谏言再遣斥候不可取之时,他仅是音容淡淡的挥了挥手,“我意已决,子产且去歇下吧。”

不做解释,亦无需解释。

也对!

但有远志,自当素履以往,何须言明与他人!

五日后,乌鞘岭东段荒谷。

四队魏国斥候约莫两百余骑来回穿梭在其中,如若靠近了看,便会发现人人眼眸中皆带着一缕急切与期盼。

他们迫不及待的等着汉军斥候出现。

魏国对斩杀斥候之功的赏赐亦然很可观,且他们这几日都有斩获。

不知何由,汉军近日频频遣斥候入此地刺探,被他们以众击寡杀了不少后,仍旧是以二十人为一队前来。更令人诧异的是,汉军斥候竟一直刺探同一地点。

此怪异之事他们归去上禀后,主官后将军费曜亦不知其然,仅是叮嘱他们小心戒备。

不过,他们亦不在乎汉军此举背后的缘由。

他们乃斥候而非将率,在乎的乃是斩获所得的赏赐。

所以,负责巡视这一带的四队斥候,在草草巡视一番其他地方后,皆不约而同来此地守候汉军斥候出现。

唾手可得的军功嘛,孰人能错过呢?

事实上,他们亦没有白等。

当晌午才刚过一刻,他们的眼眸中便出现了三队汉军斥候的身影。

大喜过望的他们,仍旧采取着先前包抄张特时的战术,犹如结伴围猎野生黄羊群般,开始策马追逐以弩箭收获战功。而那三队汉军斥候亦如往日般,一边不停的向苍穹仰射鸣镝示警,一边返身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