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敷衍苏联 建下水道

鸿蒙神王 天空光明 3289 字 5个月前

毛太祖和周翔宇两人都是偷偷在笑,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谁也不会在乎的。

上海方面也不在意了,只要能让国内局势好转一些,就够了,尽一份心力吧。

随着工军实力的逐步增强,也是让日寇惊惧,更是让蒋光头惊恐,因为他发现上海竟然在支援工军,源源不断提供物资,让他很是恼火,可是自己鞭长莫及,根本没办法处理,至于上海更是丝毫不惧,连日本都不怕,还会怕,做梦去吧,自然是不甘心这么结束了。

于是开始积极酝酿反工事件,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保持住,不能被工军比下去。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工高潮。

对于这个消息,陈逸知道,也马上让人通知苏南和浙北的工军人员,让他们千万小心。

工军接到上海方面的警告之后,马上致电延安,说明了此事,其中严重性不用说了。

“恩来啊,看来国军又要不安稳了,实在是太可恶了,可现在也不能不听指令啊?”毛太祖也感觉到事情不妙了,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必须要改变,不然岂不是白白牺牲。

“是的,主席,必须要制止,只是这是公开的致电命令,而且现在也是国军处于领导地位,要是不听的话,他们更加有机会挑拨了,只能让他们尽量小心,不能大意。”周翔宇道。

“嗯,只能如此了,看来需要上海方面的支援了,不过太长也是鞭长莫及啊。”

“是啊,现在只能祈祷了,希望一切顺利,不然的话,真是自相残杀啊,无奈啊。”

对此,工军还是依照指示行动,不过让他们更加小心,不能有任何的大意,这是关乎到黄河以南所有根据地的安全,必须要谨慎行事,不能胡乱听信,需要实事求是的前进。

各个根据地也得到了中央的命令,行动起来更加谨慎了,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陈逸得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沉思起来,虽然知道事变具体位置,可是自己鞭长莫及啊。

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找到了王四眼说道:“现在日本飞机,能有多少航程?”

“大概是一千公里吧,市长,有什么急事吗?”王四眼不由得好奇的说道。

“那么差不多够了,马上让飞行员准备好,先侦察周边情况,尤其是对于日寇的飞行基地要勘察清楚,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以半径五百公里为限。”陈逸马上下了命令。

“是,市长,属下马上就去通知。”王四眼虽然不知道,不过还是遵照行动。

现在应该来得及,先探明情况再说,再等等吧,时间还有,蒋光头想要调集军队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还能让人拍下证明,只可惜啊,自己的飞机数量太少了,足以扭转局势,不过应该可以帮助他们逃出去,问题应该不大的,想到这里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飞行员们听后,也没有多想,就开始在内陆,以为五百公里为限,开始侦查起来了。

随着适应了侦查,陈逸马上就将安徽泾县告诉他们,要让他们仔细勘察这个地方,不能有误,虽然不知具体意思,不过还是认真的去做了,每一次回来,都会认认真真的汇报,同时画下地图,因为这里多山地树林,很难辨认的清,不过即便如此还是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这让陈逸逐渐的放下心来了,这样有了准备,就好多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天意。

除了此事之外,就当是飞行员日常训练,随后就是按照既定计划提升上海发展。

犹豫没有了日寇威胁,华夏民族的各类民族企业再次抬头,快速的成长起来,让上海再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税收自然也是日益增加,不过需要支出也不少,幸好三大帮会的改变,从中获取不少的利益,可以提供上海的变化,无论是交通还是建筑都在发展。

交通上更是宽敞,道路也是整洁起来,让很多市民都是为之庆贺,做了不少的好事。

“对了,还有下水道,一定要注意,咱们这里近海,需要防止海水倒灌,需要研究出一项实行有效的整顿方案,这是必须的,也是给上海滩后人一个好的环境,总不能每年闹内涝吧,这是不行的,必须要整顿的。”陈逸看到后,马上就决议着说道,现在是好机会啊。

“是,市长,我们知道了,马上就开始研究,怎么设立下水道比较好。”

陈逸随后点头,再次说道:“我这里有一份古代建筑的防内涝方法,你们那去看看吧。”

其实也就是借鉴一二,不过这些地方都办法确实不错,不过只适用于古代,不适用于现在了,需要加大规模,必然是要改变一些问题的,也是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专业会更清楚的。

很快这些专业人士,开始研究起来,不是的发出一丝惊叹,就算是杜月笙他们都好奇了,马上凑过来观看,而司徒玉华在他们之间知识明显最高的人,毕竟从美国回来,自然不同了。也会被这些古建筑设计,惊呆了,这什么古代建筑啊,这下水道如此厉害,难怪不会内涝了。

至于问陈逸嘛,他也仅仅是笑笑不说了,现在华夏消息明显不灵通,即使知道想要修建也是容易的事情,而现在上海就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怎么能不抓紧呢。

“现在旧城改造,同时建立新城,为了今后在坑挖下水道,这是很不错的办法,也正合用重建之后的上海,临海一带,是必须要重视的,不然海水倒灌进来,那是非常麻烦的问题,对于百姓们居住不利,所以动工之前,需要考虑的长远,才能长久太平,不是嘛?”

“市长考虑的真周到,要是真的建成,怕是真的可以长治久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