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立刻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与秦国议和。
紧接着,他心急如焚,马上命令身旁的侍从,以最快的速度传唤姚贾进入魏王宫后殿,共同商议这所谓的 “议和大事”。
当姚贾踏入魏王宫后殿时,他早已成竹在胸。
踏入殿门的那一刻,他昂首阔步,其神态自若,目光坦然地扫过殿内众人,仿佛这魏王宫后殿便是他的主场。
他微微欠身,向魏王圉行了一礼,随即直起身来,充分发挥了自己能言善辩的才能,开启了这场精心准备的游说。
“大王,秦国主动求和,此乃天赐良机,这一战,也让魏国损耗巨大。
如今秦国愿放下干戈,与魏国议和,既能保魏国太平,又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重拾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于魏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观察着魏王圉的表情,见魏王圉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心中暗自得意。
“至于那些说信陵君威望过高的言论。”
姚贾话锋一转,面色平静,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带着故作诚恳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最后一段话:“大王,信陵君一心为国,出生入死,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
他的威望皆是在战场上拼杀而来,在百姓心中积攒而成,此乃魏国之幸。
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无稽之谈,大王切勿轻信,以免寒了信陵君的心,也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呐。”
姚贾口若悬河,说得情真意切,仿佛他真的是在为魏国的大局着想,为信陵君鸣不平。
这时,人群中有人借着姚贾的话,对着魏王圉附和道:“大王,但为防万一,此时削弱信陵君的兵权,才是万全之策啊。
毕竟信陵君手握重兵,虽忠心可鉴,但兵权过重,总归是个隐患。
如今与秦国议和,也无需如此多兵力在外,正好借此机会,稍稍调整一下兵权部署,既能保魏国安稳,又能让信陵君安享太平,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