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光复土德

纵横天唐 陈叔挚 1076 字 2022-09-11

在武皇身处帝位之时,拿下武氏诸王的王位,罢黜了他们的官职,这无疑是个疯狂的举动。痛快是挺痛快,可大伙也担心,秦睿这步子太大了,扯着裆。

疏不间亲嘛,一股脑的把武氏一族都拿下,只留了武三思、武攸绪两个人,这传到多疑的武皇耳中,跟造反应该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等了好几天,皇宫并没有传出罢黜秦睿太尉之职的消息,反而是得到一份武皇亲笔诏书,赞同秦睿除酷吏,惩治宵小的做法。

自文明(六八四)以来得罪者,非扬(徐敬业)、豫(越王贞)、博(琅邪王冲)三州及诸反逆魁首,咸得赦免。

其为周兴等所枉者咸令清雪,子女配没者皆免之,惟张柬之,敬晖之党不赦。文明以来破家子孙皆复旧资荫(凭先辈资历享权),唯徐敬业,裴炎子孙不在免限。

枭氏(萧淑妃),蟒氏(王皇后)皆复旧姓,家族子孙各还本乡,赐金赏地,优加抚恤。

武皇真是与自己讲和了,对于过完的一切,都加以反思,与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武氏诸王,不现在应该说诸公,连日的叩阙而不得见的原因,从这份上谕的内容就能看出来,这一切都是君臣二人早就商量好的。

当然,惊喜还在后面,长寿元年,也就是公元692年正月,武皇在颁布诏书,去国号,帝号,改称太皇太后,传位于皇太孙-李重润。

而太孙登基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复唐国号,改元洪熙,改旗易帜,一应制度比照至贞观,永徽朝,并废国都-洛阳陪都,迁都长安,重新以大明宫为帝国中心。

当然,迁都的意义有二,其一是标志着天下回归正统,李氏子孙重新掌握了国家权力。其二是为了摒弃武氏一族在洛阳经营多年的势力。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与民更始,重回长安的首日,年仅十岁的洪熙新帝-李重润,在大明宫-含元殿,颁布旨意,重塑李唐皇权。

其一,命太尉-翼国公-秦睿,领中书令,校兵部尚书事。梁国公-狄仁杰,邓国公-岑长倩为尚书左右仆射。原天官侍郎-苏味道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