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那时候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也开始理解世界语言的规律,只要掌握了一种系统语言的内在核心之后, 其他语言哪怕第一次接触,我也可以学得飞快。我在六岁的时候就掌握了亚欧大陆的主要语言体系的核心和内质, 并且可以随时破译任何我第一次接触的语言。我也曾想过, 假若学完世界的5000多种语言的话, 我就自己编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语言。

但后来想着这样我就除了能与自己对话之外, 其他人也无法理解,那就失去了语言本身就是交流用的工具意义。那这样的语言就没有必要存在,于是我就放弃了。

……

思绪飘远了,重新回来。

因为出版社方面的意图,把织田的作品和近十年的短篇作品放在一起做了一个总集,但是为了突出织田是今年的获奖者,于是书的封面也是用的织田作之助作品的内容 少年见证妖怪杀人的画面。

不同于以往的漫画插画风格,而是用的日本水墨画式的插画,用的颜料都是日本墨画才会有的独特的颜色,因此画面也带有足够拨动人心的底蕴沉淀在。

寄过来的作品里面还有几个孩子夹在快递里面的邀请信,他们打算要给织田办庆祝会,问我能不能参加。我仔细翻看了一下邀请名单上,因为联系不上太宰治,所以名单里面应该是没有太宰治后,我莫名安心了一下。

哪怕是假的,我也会想松一口气。

但是一旦明白我也会有这种心情,我觉得我会因太宰治而患有PTSD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我对「庆祝」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我天生一张会冷场的脸,所以「庆祝」与我无缘,但参加庆祝会就不一样了,这次所有人都得准备节目,这多少就是接任务的既视感。

「去吧。」

我对自己说道。

然后在约定之日,我在乐器行借了便携式的电子琴就去参加了。

约定的地点要坐电车转站的,离横滨港大概有三十分钟的车程,因为电子琴比较大,我放在行李放置架上后,便开始在脑袋里想一曲比较合适的欢快钢琴曲,亨德尔的《快乐的铁匠》前奏比较舒缓,克莱德曼的《瓦妮莎的微笑》让人想到听力考试开始。虽然主要对象是织田作之助,但是参与者一半以上都是小孩子,要是他们觉得很无聊的话,也不行。

所以带有小夜曲风的琴曲也不能选。

坐电车的时间要比思考的时间短太多了,我被「到站」的提示音赶下车的时候,还没有想好选什么曲子,难道要选盆踊祭典时的配乐,还是小孩子经常唱的《阿尔卑斯一万尺》、《青蛙合唱》这样的?但是会不会太过幼稚了?

犹豫不决让我突然想要回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