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声大噪

相较于村子的人,城市中人的信息却是传的很快。这也是生活需求,和商业活动所带起的。

听说始平侯献给陛下一种亩产三十石的粮食,这就是人们所关心的。原本只在长安附近流传,却在有心人的鼓吹之下,亩产五十石的粮食已经传遍关内道。

更有甚者,始平侯是仙界流落到大唐仙人,在仙界看到这片天地是圆的!不只是天圆,地也是圆的!

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任何时代都不能阻止流言蜚语,也不能阻止夸大其词。

一时之间,膜拜丁一的,痛斥丁一的,想去瞻仰仙人遗……呸。总之,丁一的名声大燥!

关于丁一的各种事迹也被挖了出来,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做了侯爷,更是自己开学院教授佃户子弟。

这时候的读书人是明智的,也是愚昧的。他们相信前人留下的东西,更喜欢扎进前人的经验中分析各种意思。

数学被人传了出去,曾经在国子监的那场较量也被人挖了出来。整个国子监竟然全军覆没,这让一些学者惭愧惊讶,全大唐最权威的学院竟然被一个人难倒了。

他们惊讶之后又是觉得自己在场,那情形就会不一样。也有一种国子监的博士,比不上自己的感觉。国子监无故躺枪,刘司业急躁的找到正在编著字典的孔颖达汇报此事。

孔老头不耐烦的敷衍走了刘司业,这种事情自己处理就行,怎么能耽搁了字典的编著。

国子监近日一直有人上门讨教,虽是国家最高学府,规矩严格,但你却不能将这些热爱学习的人赶出门外。

刘司业硬着头皮接待了这些人,一些自诩算学大家的人!

这些人一个个叫嚣着自己能解出那道教室的题,更是说出各种道理,说这题是如何简单。

刘司业对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嗤之以鼻。无非是想借这个机会,进入国子监教书嘛。

秉承孔颖达不耐烦的精神,刘司业一句“去请教始平侯”将这些人打发。最近还忙着去弘文馆教拼音呢,哪有时间听你们在这吹嘘。

……

仙界的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的修道之人更是不少。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编制,各种仙人传说斑驳混杂。仙人只听说过,却从没有人真的见过。

现在不用担心了,一个仙界流落下来的人,就在始平!

仙粮、仙器,更是治好了翼国公的病症。据宫里的御医说,始平侯用一种夺血之法为翼国公换血,现在翼国公一天能吃五头牛!原本在家修养的他,更是跨马提刀奔赴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