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王业不亡,再续正统(下)

后世上岸考试还有行测、申论呢,但现在骆永胜连考申论的功夫都没有,准备直接填鸭式堆题库了。

三人面面相觑,而后都不免疑惑的向骆永胜请示道:“敢问大王,这题库都应该准备哪些内容的策题?”

“暂时简要点。”

骆永胜数着手指开始念叨:“国本纲领、大同小康、行政规范、民生发展、律法刑罚、税务经济、工业生产大体就这七个方面。

这第一点的国本纲领,就是咱们四个现在明确一下我大楚的立国之根是什么,为什么立国、立国的目的、立国之后做什么、如何做这都要明确出来,作为我大楚的国本纲领,这是政治核心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懂那就不能做我大楚的官员、公员。

至于大同小康,就取材《周礼》中提到的大同思想和小康展望,之所以考这一个,就是希望我大楚未来的官员都能有一个执政目标,要懂得为了实现家国四海大同、百姓小康富裕而执政奋斗,至于多少年能够实现这或许很难,可起码也要先有一个奔头和目标。

行政规范,就是哪些是咱们大楚朝廷该做的,哪些事是咱们不该做的。哪些是官员该做的,哪些事是官员不该做的。我大楚的行政体系是如何一种形态,政务阁、布政使司行省、府、县这是四级衙门,分别有哪些职权司衙署理哪一方面的事务都要心里明白。

民生发展,要考一考学子们懂不懂的如何务实、切实的执政,做县令、副县和做知府、同知亦或者做曹司衙门主官,在不同的岗位上应该做哪些与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事。

不要满嘴之乎者也却连五谷都分不清,趾高气扬的上来如大教育家那般指手画脚、点头论足的胡乱念叨,一个刑曹的主簿就不要操心铁课税一年有多少斤,同样一个户曹的主簿也不要去关心混混夜踹寡妇门该怎么处罚,在什么岗位上就务必要踏踏实实的干好分内事。

律法刑罚这一块,咱们的时间暂时不够,就不急着编纂,先用《宋法统》为骨拿来暂用,等日后时间充沛了在慢慢润改补充。

税务经济是关键点,我大楚有哪些税、没有哪些税,各税多少、如何税必须清清楚楚的明白,因为税与百姓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这点搞不懂就会严重的影响到百姓饭碗钱包,万万不可以。

至于最后的工业生产,这一点日后会是重点,不过眼下需要考得不多,就大概按照咱们江西一年的铁课、瓷课等比较重要的两大块来简单出上几道题即可。”

说到这里骆永胜有些累了,端起杯子饮上一口润润嗓子,抬头发现傻眼的三人,当下皱了眉头:“孤重新说一遍,左右,拿纸笔予三位卿。”

不用说,仅看这三人的表情骆永胜也猜到,怕是一点都没记住。

自己在这嘚吧嘚、嘚吧嘚的一通说,后面等落实下去的时候,只怕连七八分都未必能够保全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以后再开会,传达从上至下政令的时候,凡参会者必须要带上纸笔来记。”骆永胜定了个小规矩:“孤说十分,你们记八分,赶等到你们传达下去的时候便只能表达六分,再下面的人记三分,传达一分到了百姓那,政策就完全变样了。

所以往后的日子里,凡是开会,一字一句不能短、不能少更绝对不能改,良政出于中央,苛政落于地方这种事坚决不能够出现,要不然咱们就不是治民而是害民了。”

三人都羞愧告罪,赶等左右亲兵奉上了纸笔,骆永胜再重复的时候,俱都全神贯注的抄写起来。

赶等几人都记下来之后,骆永胜才算满意,颔首间听到耿百顺问了一句。

“请问大王,此题库如何命名?”

“就叫《楚典》吧。”

落实了《楚典》的事,三人便打算告退离开,毕竟这事火烧眉毛,时间紧任务重谁都想抓紧把《楚典》编纂出来,好尽快交给毕昇来印刷编册,普及开来。

“严真留一下。”

被点了名字的严真顿住身子,等耿魏两人一走,便躬身向骆永胜施礼:“恩师留学生,可是还有什么交代。”

“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骆永胜冲着严真招手:“来,坐孤近前。”

对这些学生,骆永胜总是发自肺腑的喜爱,尤其是严真和顾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