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香!

中秋夜的老供销社庭院,智能灯笼与传统纸灯争辉。

陈丽娜揉着冰皮月饼的面团,白艳妮将直播镜头对准雕花模子:"这是用老农药厂的梨木刻的。"

张锦调试着全息投影,1978年的劳模奖状突然浮现在桂树梢头。

游客们举着艾草月饼穿梭,孩子们在修复的农药厂水塔上放灯。

白艳妮忽然将话筒递给陈丽娜:"给家人们唱段采茶调?"

山歌飘起时,张锦的智能手表亮起新订单提醒——德国客户订了三千套非遗茶具。

月光漫过老账本上的油渍,陈丽娜的银镯、白艳妮的牡丹刺青、张锦的智能腕表,在供桌的团圆饭上碰出清响。

无人机掠过时拍下这一幕:四十年的光阴在月饼馅里甜蜜交融。

晨霜覆在废弃的陶窑上,陈丽娜呵着白气推开斑驳的木门。

窑壁残留的草木灰簌簌落下,在朝阳中化作金粉。

白艳妮的高跟鞋踩碎结冰的泥浆,手机镜头扫过窑口裂缝:"家人们看,这裂痕像不像老树年轮?"她指尖的钻戒反光跃进窑洞深处,惊醒了冬眠的壁虎。

张锦调试着激光测绘仪,绿光扫过窑壁时,忽然定格在某处焦黑:"丽娜,这儿有字!"

陈丽娜的羊绒围巾擦过他的工装袖口,借着手电筒的光,隐约辨出"1978.5.12 林"的刻痕。

白艳妮的貂绒披肩滑落半肩,直播补光灯照亮她骤然苍白的脸——那正是林正茂的笔迹。

"用这窑烧批新陶吧。"

陈丽娜的呼吸在寒雾中凝成白梅,"把老陶土和新釉料配比试试。"

张锦的扳手卡在测绘仪支架上,金属碰撞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

白艳妮忽然抓起把窑土,猩红指甲陷进潮湿的泥:"掺点当年的农药渣如何?"

三人目光在晨光中交汇,窑洞深处传来悠远的回响。

合作社后院的老梨树绽出第一簇白花时,陈丽娜正揭开青石板的酒窖木盖。

发酵的甜香混着泥土腥气涌出,白艳妮的汉服广袖在窖口翻飞如蝶:"这醅糟比我奶奶酿的还香!"

她直播补光灯扫过陶瓮,映出瓮身"1985"的模糊刻字。

张锦扛着智能温控器挤进地窖,军用水壶撞得陶瓮叮当响:"保持15度恒温。"

他调试设备时,陈丽娜的银镯碰响酒提,琥珀色的酒液在空中划出弧线。

白艳妮突然将手机塞给张锦:"接着!"

自己却俯身舀酒,衣领滑落处,当年火场的牡丹疤痕贴着酒瓮边缘,宛如古画题跋。

"家人们看这三色酒曲。"镜头扫过陈丽娜的粗陶碗,紫红、黛青、鹅黄的酒曲块垒成小山,"紫色是野葡萄皮,青色是艾草灰..."

她话音未落,张锦的温控器突然报警,冷凝水珠滴入酒瓮,漾起圈圈涟漪。

白艳妮立在老式织机前,金线随着木梭穿梭成光河。

陈丽娜将靛蓝染缸搬到天井,扎染的棉布在春风中招展如旗。

张锦调试着3D人体扫描仪,激光扫过白艳妮的旗袍时,忽然定格在她腰间的牡丹盘扣:"这纹样可以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