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在躺椅上闭目养神。
屋里有铸铁散热片,但胡湘还让人做了壁火炉。
喜欢玩火,也许是人骨子里的一种天性。
尤其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火,不让他们在固定地方玩火,他们指不定在那偷偷放火。
不过只要胡湘在火炉边,孩子们都不在火炉边玩,因为胡湘会考他们背诵古诗及算数。当然除了不懂事的,来回乱跑的孩子。
大雪一上午都没有停,估计到脚脖子上的深度了。
要不要给贫困户雪中送炭呢!
现在的武安不缺煤炭。
每天都有万余挖煤苦力,啃着高粱杂合面黑窝头,穿着烂麻片衣服,奋战在暗无天日的煤矿井下。
大汗的长孙们,被党项人逼着喝尿的事,还有拔都拒不喝尿,牙齿被打断,也在挖煤苦力中广为流传。
苦力们心想,能活着挖煤,就不错了,况且窝头管饱,腥油箩卜炖白菜随便吃。
因此干劲十足,而且完成额定出煤任务后,都有红糖奖励。
牛奎提出了“宁叫汗水漂起船,不让武安缺煤炭,”的悲壮口号,受到胡湘父亲的嘉奖。
现在挖出来的煤,多的用不完,好在煤可以露天存放,在一些荒地,堆积了如山的煤堆,这煤山也是财富,未来的百年,煤是离不开了。
小主,
武安每个家庭都有铸铁火炉,火炉口安装铁皮筒通往屋外,这样既能把废气抽往屋外,铁皮散的热量又留在屋内。
这样煤炭热量利用率特别高,估计煤炭热量的百分之八九十散在屋里了。
屋内温度,不亚于后世交了暖气费的房间。
不过这取决于,百姓舍不舍得开大火门,多加碳,老封着火门,那散发的热量就少多了。
这让胡湘想起前世的穷苦父母,寒冷的大冬天,从不舍得开大火门,也只有烧热水时候,把火门开大。
高科技的后世,还有百姓靠身体及厚棉被抵抗寒冷,胡湘一定要让古代百姓,在寒冷的冬天,享受春天般的温暖。
胡湘让人把老大,老二喊来。
“来,给老子背《卖炭翁》,”
老大,老二摇头晃脑的开始朗诵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