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大明朝的城市化道路和跳脚的大…

找银行分期贷款年,商业贷5年总利率15,毕竟刚开始扶持,政策给宽松一些。

贷款1500万两,给银行的总利息就是225万两。

420万平按照每平6两银子卖出去的总价是2520万两。

225万两除以2520万两,9。

也就是说,有9的利润是要交给银行的,这是贷款的成本。

还剩39,建筑、运营成本15,建筑、运营成本是378万两。

这也算是合理了。

最后地产商自己赚24,一共是6048万两。

注意哦,这是第一期的地。

他们一共贷款1500万两,总利息是225万两,也就是说一共要给银行还1725万两,分五年换完。

而他们买地加建筑、运营成本一共是1218万两,还剩282万两,最后账上是8868万两。

他们自己掏钱680万两。

净赚了2068万两。

暂且按照每家均分来算,每家也能从中赚2585万两(约17亿元)

所以,这个商业模式是行得通的。

前提就是要有人来买房。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商业模式中,银行也是有收入的,银行赚225万两。

这是银行的收入,银行的支出就是除了银行的基本运营费,剩余的就是给老百姓的存钱利息了。

按照目前皇家银行的存款利息,银行肯定是赚钱的。

银行赚了钱,要怎么办?

一部分留给自己做运作,一部分上缴国库。

上缴国库之后,当然是投入民生建设和对外出口贸易,赚更多的钱来去拉动其他地方的发展。

等等,还没完。

买房的人找银行贷款,也要交利息。

那么接下来到底有没有人愿意买房?

6两每平,买100平的房子,600两,找银行贷款,总还款额度1000两,分30年还完,每年还33两,每个月还275两。

买不买得起?

以目前大明朝国民的收入,许多人都买不起。

但有一部分人肯定买得起。

甚至有不少人可以全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