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阳光透过供销社后院厨房的窗户,洒在屋内众人的身上,映照出一张张满是期待与忐忑的脸庞。
王建国站在众人中间,身姿挺拔,他感受到大家投来的目光中交织着希望与疑虑。
于是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耐心地解释道:
“春华姐,您的担忧我特别理解,大家辛苦了大半辈子,都盼着能住上结实又暖和的房子,这事儿可含糊不得。”
王建国微微侧身,目光真诚地看向沈春华,轻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我刚刚都说了,这个砖厂和镇上那个砖厂,那可有着天壤之别。”
他稍作停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豪,仿佛回想起了那些奔波忙碌的日子,接着说道:
“为了能给咱们村里、农场里的乡亲们谋这份福利,我和书卓哥在市里那几天,几乎是马不停蹄。”
“我们四处奔走,找各个部门,递材料、说明情况,把咱们这儿乡亲们的居住现状一五一十地反映给领导。”
“您也知道,咱们现在住的大多是泥土稻草屋,一到下雨天,外面大雨倾盆,屋里小雨淅淅沥沥,大家连个安稳觉都睡不了。”
“冬天的时候,寒风呼呼地直往屋里灌,冻得老人孩子直生病。”
王建国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他缓了缓情绪,目光扫过众人,看到大家眼中泛起的泪花,更加坚定了语气:
“咱们不能再让乡亲们这么受苦下去了。所以,我和书卓哥特意向市里领导争取,反复强调咱们老百姓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领导们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也看到了咱们这儿的实际情况,终于批准了咱们建砖厂的事儿。”
“这个新砖厂啊,从一开始规划,它的定位就是以农民老百姓为主,地区建设为辅。”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咱们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砖,盖得起砖房。”
王建国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村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