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喊口号的表忠心。
宇文衍并不感冒。
他要的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实事的臣子。
“脑子纯粹些,沉下心来,为国为民,做实事,诚做事……”
他也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多说。
高颎闻言心中一凛。
后背不禁冒出一阵冷汗。
聪明的他怎么可能听不出陛下言语之中蕴含的敲打之意。
表现稍微过头了,差点适得其反。
“臣谨记在心!”
高颎暗自松了一口气,暗忖当真是圣心难测。
连忙摒弃杂念,收敛心神。
向皇帝汇报了山西道军事和北境防线近况。
以及与代王宇文达的交接事宜。
有关交接之事。
代王的奏章早就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两人所述并无二致。
宇文衍点头。
君臣二人交谈了半个时辰。
高颎这才拜别出宫。
明日。
便将走马上任,履行礼部尚书之职。
……
四月,初一。
大朝会散朝后。
宇文衍刚回到两仪殿。
吴公公便上前禀报,墨言,冶子一行已经进城了。
没多大会功夫。
墨言,綦毋治子,元胄,李渊四人进宫面圣。
“参见陛下!”
宇文衍摆了摆手。
看向冶子,笑着问道:
“冶子,矩子令好用否?”
綦毋冶子摇头苦笑。
宇文衍又问:
“那还有用否?”
冶子点头。
“回陛下,有用,但不太好用!”
看其表情,宇文衍笑了。
“哈哈,此行仅耗时近半年,看尔等表情,结果应该不错。”
“告诉朕,带回来多少人?”
对于矩子令可能不好用,宇文衍也过这方面的担心。
“陛下,回来五百余人,墨者一百零八。”
言语中,冶子似乎不太满意。
随后。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此行经过叙述了一遍。
他们从长安出发,抵达扬州。
杨素接到诏命,将四人接到黄海舰队的入海口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