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

他们测绘出了贯穿诸岛的0度纬线,即赤道。

在赤道及以南地区。

观测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星象。

这样的发现令他们兴奋不已,绘制了大量的星图。

并在赤道以南的旧港,诃陵国所在的爪哇岛等地,建立了观星台。

安排人员长期对南斗星空进行系统观测。

便于以后航行赤道以南海域时观星导航所用。

“陛下,这是臣这几年出海航行记录的一些资料……”

刘焯喝了口茶。

放下茶杯,指着带来的几大捆书稿说道。

吴勇闻言,俯身解开,取了一叠交到皇帝手上。

宇文衍仔细看了几页。

正是有关过洋牵星术实际运用的详细记述。

毫无疑问。

这些内容,对于远洋航行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此前。

宇文衍就让他利用现有的内容和经验,编纂了《天文历书》和《航海手册》。

供其他船长参考之用。

随着历书、手册不断完善,已经成了出海必不可少的“航行宝典”。

“太好了。”

“这些可都是宝贝啊。”

宇文衍快速扫视,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将手稿交给弘文馆,整理成书,印刷出版。”

“书名就叫《士元航海图志》吧。”

粗略浏览一遍后,宇文衍如是说道。

“臣谢陛下成全!”

刘焯闻言大喜,起身拱手长躬。

着书立传。

是每一个文人士子的毕生追求。

着作能够官方出版,已经是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得皇帝以字赐书名,那更是凤毛麟角,无上荣耀。

“凡大周海船航行所至,命名或树立主权碑的陆地、港口、岛礁等。”

“都要一一汇总,报于户部,以便朝廷造册,史官实录。”

宇文衍回望了一眼身后的舆图,轻声说道。

“陛下放心。”

“天文地理馆早就制定了相关章程,每发现一处都有详细记录。”

“对于民间流传的称谓,也有收集整理。”

领地归属。

讲求历史沿革,其中命名就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此次回来,你不必着急离京,好好休养一段时间,陪下家人。”

“正好朕这里有个设想,你拿去琢磨一下。”

“若是成了,绝对比牵星板更好用。”

宇文衍点头。

说话间,让吴勇从御书房取来一手写书册。

是关于六分仪的原理和制作。

六分仪基于反射原理,利用两面镜子将天体的光线反射到望远镜中。

通过调整可动臂。

使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影像与地平线重合。